机缘巧合,暑假有幸去了一趟大峪。
很久以前听闻终南山里住了很多隐士,我对这些隐士既好奇又怀疑。是的,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偶遇隐士。姐姐对这些隐士也很感兴趣,于是我从汉中出发,她从北京出发,我们在西安会和,准备一起进山。本来行程安排的是去户县走一趟的,结果就在准备去户县的前一天西安下暴雨,小峪突发泥石流冲走了9个人。之前联系好的户县的朋友不愿再带我们进山。不能再麻烦他,只能自己走,于是找到了这个离西安市区最近的山峪。
没有任何攻略,对大峪也没有任何的认知和了解,甚至它在哪,有多远都不知道。早晨一大早起床,坐地铁,转公交,就这样出发了。大概过了三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进山的路,大峪是终南山开发好的七十二峪口之一,想象中以为是盘山小路,其实是修好的大路,走起来没有任何困难。
进山不久,就看到了一个女道士,她老远看见我们就戴上了草帽压低了帽檐。其实大多数隐士是不愿意被人打扰的,我们也没有冒昧打扰而是继续往前。虽然是大路,但因为前一天刚下过暴雨,路上随处可见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又走了好远,一个工作人员开车追上我们说前面有好多地方塌方太危险让返回。我们心有不甘,等他车开走后又继续往前走。过了不久,看见一个男孩,二十来岁,戴眼镜,穿着朴素,穿很简单的拖鞋,背着个包往山下走。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隐士,看着挺像的。我问他进山还要多久,他反问我是要去莲花庙还是狮子茅棚。我说我就是来转转,没有具体的目的地。然后他也劝我们下山,说上面危险。无奈之下,我们搭了当地一个小客车下山了。
司机是一个很热情的人,他一路和我们攀谈,问我们来这的目的。当我们说完我们的目的之后,他大笑,然后说:“我家就住了两个从广东过来的人呢!走,我带你们去。”
司机家是很普通的农家大院。他介绍我们和这对夫妻认识。在聊天中我们得知,这位妻子是河南人,丈夫是湖南人,他俩之前都在广州工作,男的以前是一位心理咨询师。问起他们为什么归隐,妻子没有回答,丈夫说他以前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看见太多的人生活在烦恼之中,他厌恶了这种生活,想换一种生活方式。我想可能是这位丈夫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遇到什么难题了吧,妻子只是他的追随者。有这样的追随者,也很幸福吧。当我们问起他,他们家人是否支持他们的做法时,这位丈夫笑笑:“这你要问她了。”他指了指一旁的妻子继续说道:“我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妻子也没有多说话,表情有些无奈,应该是不支持吧。他们还没有小孩,暂时也不打算要小孩。我想或许这也是他们可以放下俗世生活的原因,责任小,负担少,说走就走。很多隐士都会这样,在山里呆上几年然后再回到城市继续打拼。他们的生活很简单,除过一日三餐,剩余的时间会用来打坐、冥想、上山采药。我看见院子里晒了好多五味子,妻子说这就是他们平时去山上采的。他们最近也会去山上找适合住山的地方,准备在秋天之前找好地方,搬到山上过冬,开始住山生活。
准备告辞时,这位丈夫要带我们去果园,说看看有没有缘分见一个人。所谓果园就是一大片桃园,走了很久才到,很安静,方圆一公里没有人烟。外人谁也不会想到在这果树林立里还有人居住。这个人就是张剑锋。这是终南草堂之一,也是他的临时落脚点之一。听说他不常在山上居住,更不常在山下居住,可竟还让我给碰上了。他本是一位青春杂志的编辑。很多人都是因为看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才知道,原来离西安市区很近的终南山里至今还保持着归隐的传统。他也不例外。他和一般人不同的是,别人只是了解好奇,而他要亲自寻隐。于是他放弃了本来衣食无忧的工作,开始寻山访水,并在山下编著一部和隐士有关的杂志《问道》。他不是隐士或道人,他只是一名布道者;他也不是纯粹的编他的杂志,为了让更多人领悟和感受这种隐士生活,他在大峪里寻得一块地方,先是建了一处简易茅棚,自己常常到这里住上一段,亲身参悟。逐渐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于他的思想,他要安得广厦一大间,让更多志愿者具能得到体验。于是有了终南草堂,(终南草堂有几处,我们来的这只是其中之一)可容纳三五十人同时修行。我想象中的他是仙风道骨,冷漠,不爱交谈。而眼前的他很朴素。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做饭,他放下手头上的事邀请我们进屋参观。屋子很朴素,木地板,木床,古朴的屏风,外墙是土墙,为了采光,装了很大的一面玻璃墙。他爱笑,我问他一些很幼稚很玄乎的问题,他也没有不耐烦,一副憨憨的样子,很平静很亲和。我想,他也是很普通的人,只是他拥有自己内心的净土。
张剑锋归隐之地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做《道士下山》,大意是说一个生长在山上不谙世事的小道士一心想修道,被师父赶下山后,在世俗社会经历了恩怨、仇杀、生死、淫乱等等人性的最阴暗和丑恶,然后才悟出道理重新回到山上修道。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日本新闻,一个小孩十多岁的时候说自己想要过独居生活。从此以后,他不愿再和人打交道,终日呆在屋子里,吃喝住行都依靠父母。之前那对夫妻告诉我,并不是所有的隐士都是真隐,有一部分隐士并不是隐,而是病,像这个日本小孩一样,是因为患有自闭症,而不是想过独居生活。也有一部分隐士只是对这种生活好奇,想来体验一下。有的隐士觉得这种生活很苦,会力劝别的修行者不要来。还有的是身体上患有疾病来修养的。还有一些会像这个小道士一样,经历红尘,看过红尘,放下红尘。对于他们归隐的目的我无可厚非。因为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的归隐人满心烦恼心念不正,也有很多城市人温暖善良。有的人喜好山林,有的人喜欢热闹,美好的生活方式有千万种。我想我肯定是不会放下眼前的一切,也就是所谓的俗世,去选择归隐。
佛家说:“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人生即苦,我更愿来体味这凡世的苦。其实,修行又何必非要在山上呢?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依照自己的本质去生活,就是最好的。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山间,活出自我对生命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这世间万物,总要扛得住折磨,活得出风骨,风雨成自然,初心即佛心。
路上偶遇的一块石头——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