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21 04-红色石头-财务
【今日读书】《苏菲的世界》1-5章
【读书时间】上下班路上
【阅读总结】
今天开始挑战这本有点科普哲学意味的-苏菲的世界,作者是乔斯坦·贾德,一位挪威世界级的作家,公元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本书是以一个叫苏珊的同学不断收到不知名的老师给她教授哲学知识的信为线索展开的。开始的苏菲很好奇是谁给她写的信,后来随着越来越多地收到来信,她开始慢慢地进入了对哲学知识的探索之中。
哲学老师在开始就跟苏菲强调,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尽管我们都想过哲学的问题,却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由于种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因此彵们对于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压抑,或者说他们都麻木了。对于孩子们而言,世上的种种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异的。大多数成人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哲学老师希望苏菲不要过得像那些微生虫一般,爬进兔子的毛皮深处,在那儿怡然自得地待上一辈子,从此不再出来。
哲学老师先给苏菲灌输自然派哲学家,虽然现在所知他们的论证,只是一小部分保留了,还是根据两百多年后亚理斯多德的著作看到的,但他们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容置疑。比如,赫拉克里特斯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假如我们从未生病,就不会知道健康的滋味。假如我们从未尝过饥饿的痛苦,我们在饱足时就不会感到愉悦。假如世上从未有过战争,我们就不会珍惜和平。假如没有冬天,春天也不会来临。赫拉克里特斯相信,在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或缺的。 哲学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述,让苏菲这样的中学生的未成年孩子的视角也能理解,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真是和苏菲一样期待下面还有啥新的哲学思考呢?
今日读书金句
1 他们相信人不能只靠面包过日子。当然,每一个人都需要食物,每一个人都需要爱与关怀。不过除了这些以外,还 有一些东西是人人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2 世界就像魔朮师从彵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锝出来。全部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予的细毛顶端,彵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异。然而当彵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彵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此一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
3 从某一方面来说,我们身体的构造也是一样。如果我的指头上掉落了一个皮肤细胞,此一细胞核不仅会包含我皮肤的特征,也会显示我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颜色的头发、有几根指头、是什么样的指头等等、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带有决定全部其彵细胞构造方式的蓝图,因此在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各物的一部分”;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