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需求:
1、渴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提高思想和认知的广度及深度。
2、满足分享知识的成就感,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有可能寻找到志同道合的知 友。
二、产品流程:用户登录产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来学习。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来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三、产品逻辑:
核心产品线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通过点赞的方式将优质用户的回答顶到上面让更多的人看到。商业探索的分支线——知乎live,某领域专家抛出自己熟悉的问题约定时间在线提供回答,而对问题感兴趣的用户支付一定费用来听取问答学习。商业探索的分支线——知乎书店,根据自身知识内容优势,将优质问答形成电子书,用户对感兴趣的内容付费学习。(既满足用户的求知欲,又提供给分享者收益,还能让平台获利)。
四、其他方式解决用户需求:
1、直播形式:偏向在线教育方向,通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形式向用户展现知识。优点是视频内容更生动更深刻,内容更丰富一些。缺点是视频占用用户时间较长,没办法在零散的场景来使用,移动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流量。
与知乎作对比:直播需要用户停留的时间较长且消耗流量较大,与当下移动互联网的零碎时光、流量成本相矛盾。直播更加倾向于PC端更加深入的学习,需要讲师用长时间的备课与准备来在线讲课。而知乎通过文字和语音的形式,输出知识内容。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想看就看、想听就听、live主讲人用简短的语音且还不用过多的时间来准备,以聊天的形式沟通学习,氛围轻松。
五、战略层
知乎定位:slogan 发现更大的世界
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在线问答社区,社区氛围友好与理性,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知识通过问答的形式传播给用户,让用户在参与中获得知识。
用户需求:渴望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获取有营养有价值的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涵养和见识;各行各业的精英群体渴望有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分享自己的知识来获取满足感,同时收获一种成为意见领袖的成就感。
六、范围层
知乎功能包括提问、回答、搜索、发现、私信、通知、点赞、评论、分享、live、值乎、书店、圆桌、更多。其中核心功能是提问和回答。
提问包括:填写问题内容、描述具体问题内容、添加一个或多个话题
回答包括:题目选择、邀请回答、填写回答(同一个问题不能多次回答,但可以在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七、结构层
知乎APP底部tab栏一共设有5个按钮,其中以首页和发现为重点,结构清晰。首页是问答内容的主要展示区,核心的提问、回答功能可在首页直接完成,操作步骤简单直接。发现汇集了热门问答和专栏入口,可以给用户快速的提供热门内容。而live、书店让用户通过消费来获取知识
八、框架层
首页是问答内容的主要展示区,核心的提问、回答功能可在首页直接完成,操作步骤简单直接。且首页还有live的快速入口按钮,可以让用户消费更直接。发现汇集了热门问答和专栏入口,可以给用户快速的提供热门内容。而live、书店是引导用户通过消费来获取知识,实现产品盈利。作为在线问答社区,通知和私信是用户社交的重点功能,用户可以快速的发起沟通交流和接受互动消息,有利于社区的持续活跃和建设。更多里是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
知乎整体的框架优先级分布合理,有意识的将用户引导到live、书店来刺激用户消费,过程并不排斥。个人有个小建议是将通知和私信整合在一个tab栏里,让知乎独立出来占据一个底部tab。原因是专栏作为知识内容的重要载体,应该和问答有同样的优先级。基于知乎的网络知识社区定位,知识肯定是产品的核心,而专栏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输出载体,应该具有更高的优先级,而不是将其放在发现的二级里面。
九、表现层
知乎以蓝色作为主色调,采用蓝白灰的表现形式,字体舒适可调。整体视觉感比较优雅高级。浓郁的知识社区氛围衬托蓝白灰的优雅布局,更加彰显了知乎的“高逼格”。
小小总结
作为用户,它是我每天高频打开的一个应用,较高质量的问答干货和风趣幽默的抖机灵让我不仅收获知识还有喜悦。作为当下社会的一股清流,如何持续的提供较高质量的问答内容和良好的社区氛围是知乎要重点关注的,如何平衡好干货和抖机灵的内容也是作为内容社区的一个问题。渴望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这个产品需求方向是不会过时的,重要的是如何更有创新的围绕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产品,更好的商业途径使得在不破坏优秀的用户体验上探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