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摘要:
分享是在婚姻中是积极、主动的,不是一种刻板的习惯;“积极分享”成为我们经营夫妻关系的核心理念,更是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体验;而幸福就是这种体验的累积。
******
分享充满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都知道人的组成由三个部分:身、心、灵。肢体的接触、情绪的交流、认知的坦诚都是分享;而且无论是身、心、灵哪方面的分享都是相互影响,也是不能偏废的。这样看来,分享其实是充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换句话说;就是在分享中活着,活着也就是为了分享。
我们是透过分享来更多的了解对方,和我们在配偶心中的地位(有人说,透过吵架争执也有类似的功能,我不知道各位,我是比较偏向用分享的方式)。既然两个人走到一块儿的原因是爱,而分享又是最有效表达爱的渠道,为何不分享呢?若正确的分享能提升爱的高度,为何不多分享呢?
施比受更为有福?
西方有个智慧名言,“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是很难理解的,为什么“施”要比“受”更为有福呢?得才是福啊!得的越多不是越富足吗?尽量去要,去索取吧!
举个例子来看就清楚多了。有两对夫妻,一对是相互索取,老是觉得对方爱ta爱得不够;另外一对则是互相给予,老是觉得给得不够,挖空心思想要多给。请问那对夫妻的幸福感会比较高?为什么呢?想过没?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并不是没有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没有多少人愿意为自己的幸福去做,这个经常让人想不通。是我们比较笨?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呢?
被过去的伤痕挡住
其实,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活在一个争、抢、斗的社会文化中太久了,也看够了朋友婚姻负面的例子;明明头脑的理智里知道婚姻是可以这样去经营的,可是心里的感受却可能是担忧的、甚至是带着惧怕在里面。万一我真的这么做了,对方会不会是觉得是“我好欺负”,“是怕ta的”,会不会从此就 “被ta踩在头上”再也爬不起来了?何况,过去相处的经验里就是经常彼此相争啊!退一步就可能粉身碎骨啊!
这么说来似乎没有解法了?
很有可能夫妻两个人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很累,也厌倦了这样彼此相争和伤害的互动模式;只是内在的惧怕和焦虑拦阻了任何一方开始的第一步行动;过去上了再多的婚姻课程、沟通课程,到了家里两人面面相觑的时候,都想还是让对方先开始做吧!只要ta开始,我一定配合。当然关系的改善就这样拖了下来。
关键在于同心同步
夫妻关系的修复和重建是两个人的事,所以必须要两个人同意(有共识),同时启动(这才真正有效)。因此,这样的互动是要夫妻找个时间坐下来商业,都承认过去彼此有过伤害,也认识到目前的关系受到不是自己满意的,也愿意学习开始主动关注对方,服侍对方。这有点像夫妻营会时完的二人三足的游戏一样,需要同心、同步,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结婚不就是为了希望恋爱时美好能够延续吗?当你们愿意坐下商量,愿意重建关系,这就是好的开始。学习分享看似小事,其实这是修复关系极为重要的起步,它告诉了对方,你是关注ta需要的、你尊重ta、愿意为ta付出的;同时很重要的是让对方知道,你的心门是向ta敞开的,ta在你心中是受欢迎的。
当情绪得到满足,其他大事也会化为小事,小事就比鸡毛蒜皮还轻了。
这么做,你们会有什么损失呢?不会比今天更糟的,是吗?
听了就去行的,是有福气的。你信这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