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词,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等大家,宋词有成千上万首,经过清人上疆村民精心筛选成书的有三百首,这几面篇篇绝妙,字字珠玑,耳熟能详的我就不说了,来看看那些冷门的美词佳句。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这是一首秋夜怀旧词,思念的人不用说多,自是情人。秋天本就容易勾起人的回忆,更何况是多愁善感的诗人,哪怕是一片落叶、一盏孤灯、一轮弯月、一阵西风……所见的、所听的、所嗅的、所触的,一切感觉,都会使诗人动情、伤心。
在空中纷纷飞舞的落叶和着花瓣堆满了石阶,夜的寂静更衬出风拂树叶沙沙的响声,听来十分凄凉。“香砌”是指落花堆满的石阶,如“雕栏玉砌”。这句的“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季的特点,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碎”字既写出了叶子的声响,有衬出了词人的内心感受,怕是这一阵阵秋风吹碎的不是叶子的声音,更是词人孤独寂寥的心。
卷起了珠帘,天色淡去,星空笼罩着大地,夜幕降临。每一年的今夜,月光都像如白绸缎一般,纵然是再好的月色,我所思念的人却总是远在千里之外。看到这里不禁想到了霍尊的《卷珠帘》:“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殇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月明之夜,梳妆打扮后,卷起了珠帘,却等不来归人,这是多么的难为情,才会袖掩暗垂泪,词人此时此刻的感受,应与这首歌里的妇人相似。这里“垂”字用得极妙,有杜甫“星垂平野阔”之境,只是略显凄苦。
相思的愁苦早已使我断肠,没有缘由的醉了,酒还没有入喉,却早已化成了热泪。枯灯昏黄明暗不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尝尽了孤独入眠的滋味。欹:倾斜。
算来相见之日遥遥无期,我的眉头和心间,都没有办法回避因思虑此事而引发的愁苦。“眉间心上,都无计回避。”易安的“才下眉头,却伤心头。”由此脱胎。
此篇开头用“树叶”、“落花”、“秋风”、“淡天”、“低星”、“明月”等清幽静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寒、空漠的意境,给人以孤独寂寥之感。“空楼”和“人千里”是承接关系,为后文因思念而引发的愁情做铺垫。忧愁、愁苦到离恨,层层递进,反复强调离愁滋味。白描手法,将离愁具象化为了眉间心上,生动且富有情致。
很难想象写下了《渔家傲 秋思》的豪放词人范仲淹婉约起来也是如此的细腻真切,感人肺腑。
此词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关于此词的创作意图,历来说法各异:唐圭璋认为此词是作者因久久客居他乡的愁苦触景生情而作;靳极苍认为此词是“思君之作”,“作者在外任时(也许是在防西夏守边时,也许是贬官时),还念朝廷无人,君王无佐,忧心如焚,因此创作此词来抒发情感”;汪中认为此词是“为思念室家之作”。
个人比较赞同汪中和唐圭璋的观点,虽说范仲淹凭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定为爱国主义诗人,但谁没有七情六欲,家庭爱情?一首简单的思念爱人的词被强行解读为“思君”,是不是迂腐得有些可笑了。
回顾经典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
我是个高三的美术生,诗词鉴赏是高中生常做的题型,写《拾珠玑 宋词鉴赏随笔》一是为了推广传统文化,其次也是为了“练手”。
虽然学业繁忙,但我生来就是个爱“不务正业”、“忙里偷闲”的人,我会在每个星期六的晚上熬夜写文,审核,星期天早晨更新,希望各位多多支持,顺便监督我哟~谢谢啦!
2016.10.06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