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杜月笙 2 —凄惨的童年生活

老天对童年杜月笙的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


时间来到了1892年,当时的杜月笙只有5岁,就在这一年上海大旱,数月没见不到一滴雨水,田地里边几乎是颗粒无收,农民四处逃荒。杜文卿每天为了自家小店的米源东奔西走,最终由于操劳过度,一病不起。那一年阴历12月初九,杜文卿终于撑不下去了,抛下了弱妻幼子,告别了这个让他举步维艰的世界。

小小的杜月笙,眼睁睁的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开了,自己却无能为力。张氏看着身边这幼小无助的孩子,心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一个孤身女人在这乱世当中自己讨生活都很不容易,又该如何把这个小孩给带大呢?

看着杜月笙稚嫩的小脸,依恋的眼神,张氏的心里又有百般的心疼和不舍,坚强善良的张氏带着月笙回忆到了杨树浦继续惨淡经营小小的米店。她节衣缩食,省下钱送月笙去私塾读书。

1893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最终砸碎了张氏的所有梦想。几十年一遇的大冰雹把这上海四周的田地里的禾苗全部砸得稀烂,风雨飘摇中艰难存活了几年的杜家米店再也撑不下去了,只能被迫关门歇业,张氏带着7岁的杜月笙回到了高桥镇。

回到高桥镇的张氏在杜家荒芜的花园里种些菜,四处给人洗脏衣服,赚几个辛苦钱,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使这样她甚至仍然坚持从牙缝里每月挤出五角钱送月笙去读书。

高桥不过是个小地方,镇上也没什么活,哪有

那么多脏衣服可洗呀。在第5个月需要交学费的时候,母亲已经是囊中空空,再也抽不出一分钱了,杜月笙为期5个月的学习生涯就此结束。

然而,上天注定要让他面对更大的失去,他必须再一次承受生离死别。1895年的一天,继母出门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杜月笙哭泣着等了好几天之后,终于确信这个家从此就只剩他一个人了。在最初的惊慌失措和悲伤之后,杜月笙终于认识到自己不得不擦干泪水,学会怎么活下去。

高桥镇上还有他的娘舅家,娘舅靠着泥水匠谋生,日子过的也紧巴巴的。多一张嘴,哪怕是个小孩子,那也是负担。杜月笙年纪虽小,但此时的他们已经懂得察言观色了,他不多说一句话,只是拼命的干活。他认为只有这样就能赢得舅父舅母的欢心就能在这个家中安安稳稳的住下去。可是娘舅一家,除了外婆,没人愿意给他一点好脸色,每天等待他的不是白眼儿,就是严厉的责骂,要么就是一顿暴打。杜月笙10岁那年,上海一带刮起了狂风,无数庄稼被毁。米价大涨,最贵的时候每担涨到7200 文。舅舅家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杜月笙不敢多吃,常常饿的是头昏眼花。这个时候舅母看杜月笙那是更不顺眼了,脸色也是越来越沉,尤其是舅母整天抱怨嘟囔着指桑骂槐。年迈的外婆没办法呀,只能暗暗的掉泪,什么也帮不上。杜月笙觉得那碗饭越来越难以下咽了。一天吃饭时,杜月笙不小心撒了点米粒儿,舅母立即就给他一顿暴风骤雨的打骂,这里已经容不下他了。杜月笙放下碗,流着泪,默默的离开了这个一直视他为累赘的家,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接下来迎接杜月笙的又将是什么样的经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