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人人都去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

很多人会认为心跳呼吸骤停、猝死等意外事件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事实上这些突发情况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在我们及周边的每一个人身上。

昨天互联网上传来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羽毛球小将张志杰在赛场突然倒下不幸离世”。一场完整的直播视频让人们看到运动员从站立、倒下、抽搐、抢救、搬运送医的全过程,也再次显示出生命的脆弱和意外发生的猝不及防。

得于5月份在上海参加了急救技能培训。我对这类事件现在特别敏感。懂得急救知识的人都为小张倒下后没有立刻进行心跳判断和心肺复苏而着急和遗憾,特别是除颤仪AED使用的缺失更使得对生命的急救成功陷入渺茫。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尽管抢救人员行动迅速,在2分钟之内将患者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但小张还是没能被挽回年轻的生命。

事件发生之后,印尼羽协和抢救小张的沙吉医院在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张志杰在比赛中发生意外,被送往医院时已经没有自主呼吸,也没有脉搏。医院医生迅速采取行动,对张志杰进行了三个小时的心脏按压,但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张志杰的生命体征仍然没有丝毫好转,晚上8点50分,医院宣布张志杰不幸去世。之后,中国羽协坚信,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对张志杰的治疗。于是,他们将张志杰转到另一家医院,继续进行心脏复苏,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被送往医院一个半小时后,医生仍无法挽救张志杰年轻的生命。晚上11时20分,官方宣布张志杰去世。

人人都应知道的“黄金四分钟”

现实是残酷的,在疾病和科学面前,人们再坚强的信念和再美好的愿望可能都无济于事,此时唯有在了解疾病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手段才能给即将逝去的生命以转机。

在后续网络的诸多文章中,与该事件最密切相关的两个关键词是 “心肺复苏” “体外除颤AED”。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由于心脏停止了对人体各重要器官的供血,所以最佳急救时间只有短短的4-6分钟,在这黄金时间内要立刻展开心肺复苏,即人工心肺按压,通过手动方式维系大脑及其它重要器官的氧气供给,同时寻找AED,通过AED的自动判断和除颤功能解除因室颤而导致的心脏骤停,让心脏恢复正常心律;即便心脏骤停不是由于室颤引起,只要不间断地对病人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一直延续到送达有急救条件的医院,病人都是有存活希望的。

网图来源

在昨天晚上看到的一场急救直播中,导师的一段话解除了我的另一个有疑问。

有人问:“在心肺按压时是否一定要同时做人工呼吸?”

导师道:“在心脏骤停的90秒钟内,肺泡和血液里还尚不缺氧,此时当务之急是心肺按压,保持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按压是极其耗费体力的工作,一个成年人连续心肺按压的时间通常不超过3分钟,3分钟后就会因体力不支而影响到心肺复苏的效果。所以在对病人的急救中,如果只有一个人会使用心肺复苏术,是远远不够的,这时至少需要两个人或两人以上的急救者轮流为病人做心肺复苏。此外,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在每按压30次后需要人工呼吸一次,两者的比率是30:1。如果只有一个人抢救,急救人员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必然无法进行心肺按压,而心肺按压停止10秒钟以上对病人将产生致命的危险。综上所述,对心脏骤停病人的现场急救真不是一个人就能高质量完成的任务啊。因此,全员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真是太必要了。懂得急救技能之后,你就成为身边人群危险来临时候的保护神,当所有人都会正确运用急救技能时,你自己也就随时有了生命的庇护,不是吗?

在此提出倡议:

让我们人人提高急救意识,学习急救知识技能,给生命多一份支持和佑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