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 ,都在用种各种各样的方式打量着周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使命就是让每个孩子能够更好地看到世界,融入世界,最终能够创造世界。可是物质的世界那么大,幼年的脚步再怎么用力也无法充分抵达;精神的世界那么深邃,靠童年的心事自我揣摩似乎很难触及高远。我们需要追问:我们凭什么把孩子带进世界?
有人说,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为孩子打开书一本书,就是为他们开启了一扇打量世界的窗。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怕我们很难再找到比阅读更便捷、更经济、更有效的带领孩子打开世界的方式。
也许有人说,幼儿阶段的孩子还不识字,读书的事可以等一等。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二岁定终生。中国人还喜欢说:幼学如漆。这些话都在启示着我们,3-6周岁,是生命成长的重要时期,阅读必须要抓小、抓早,一旦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即使还可以亡羊补牢,但毕竟事倍功半。早期的阅读,总有一天会内化为生命体的精神血液和骨骼。
与借助文字走进作品世界的阅读方式不同,学前儿童的阅读主要是靠画面来展开的。因此,幼儿阅读基本上等同于绘本阅读。如同吃饭一样,绘本阅读是不是有营养,与“吃什么”、“怎么吃”等因素有着很大关系。
有营养的绘本阅读,离不开有品质的作品。环境的濡染功能提醒我们,期待孩子成为什么首先要让他们看到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园所环境、家庭环境建设上,要有让幼儿充分靠近优秀绘本的思维。作为幼儿园,我们需要思考,在每个班级区角里,是不是设置了专门的绘本阅读区?在父母和孩子上放学出入的门厅等空间里,可不可建一个高品质的小型绘本馆?在走廊、楼道的文化布置中,能不能把孩子们熟悉的绘本中的形象复制出来?在家庭里,新父母们需要思考,自己的家里有没有一个绘本小书架?家里藏着几本“凯迪克“之类的高品质的绘本作品?
有营养的绘本阅读,离不开真情陪伴。由于幼儿阶段理解力和注意力有限,童年阅读离不开高质量的陪读。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技巧。师生、亲子共读绘本,可以分为四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按照故事书的内容,照本宣科;第二重境界——绘声绘色,脱离书本,在讲故事时加入自己的理解,把故事有感情地讲出来,同时引导孩子讨论故事;第三重境界——角色扮演,引导孩子进入角色,让思考更深入,在游戏中穿越故事,让故事活起来;第四重境界——把孩子生活的遭遇、生命的成长,编织到故事里,让故事生活和生命产生深刻共鸣。
都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没有拼爹的资本。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说,拼爹不如拼阅读。也许,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绘本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他们的举手投足会多几分自信。
和孩子一起打开绘本,开启童年打量世界的窗,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