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不写写玉米,有点说不过去了。
玉米,有很多称呼。“棒槌”、“棒子”、“棒棒”,这几个名字来自山东。还有的省份叫:“苞米”、“包谷”、“玉蜀黍”…一种东西有这么多名字,不知道该嫉妒还是羡慕。
从小就爱吃玉米。跟玉米沾边的所有东西都情有独钟。煮玉米、烤玉米、玉米粥、玉米饼子、玉米馒头、爆米花。如果还有什么玉米可以做的东西,我想我都会来者不拒。
最爱吃的,还是煮玉米。
煮玉米不要太嫩,太嫩了香味会打折扣,也没有嚼头。太老也不行,太老过于沧桑,嚼着费力。不老不嫩的玉米最香!颗粒饱满,软硬适中,越嚼越香!那感觉,仿佛看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女子,没有年少的浮躁,没有老妪的暮气。风姿卓越,韵味十足。
小时候玉米都归集体,吃个煮玉米得花点心思。深深记得,二姨带我傍晚出去,“经过”玉米地,让我站在地头等着,她进去“方便”一下。说完不见人影,只听得玉米地里“沙沙”做响,一会二姨抱着衣服出来,我懵懵地跟着回家。第二天早上,锅里多了几个玉米。全家人让给我吃,我仰起沾满玉米粒的脸问:“玉米哪里来的?”,大人们笑着不答,让我不要出去乱说话。那玉米吃的,神神秘秘。
在那个小城的时候,每天门前都会有一个大姨喊着:“棒子!热棒子!”应声跑出来,大姨自行车上插着一根细细的竹竿,上面插着一个玉米。掀开筐子,玉米呼呼冒着热气。傍晚的玉米是我的晚饭,刚交了钱就剥了皮去吃。有时候,天气不好,会多买几个送给顾客,再招呼邻居集体来买,让大姨早些回家。大姨的玉米卖到冬天,不忍的是冬夜里那一声声:“棒子,热棒子!”的叫卖,会让我的梦里多了些潮湿。
爱吃玉米的习惯最亲我的人都知道。在荣成的时候,大姐园子里会种一些晚点的玉米。别的玉米都卖完了,大姐家的刚好吃。姐姐总是去拿了送给我,进门总说一句:“看看这是什么?!”我跳着过去接,她眉眼间全是欢喜。
那天去体检,一天饿着肚子。忐忑地等,出来结果的时候,饿得无力。途径一个小店,见有玉米。买了两个,边走边吃。心想:“就当吃个玉米庆贺一下了。”那一日,北京的街头,少了一个淑女。
今天早晨,晓伟微信发来照片,刚出锅的玉米。馋得我后背出汗,恨不得立马让她快递。傍晚去买了玉米,高压锅煮得烂糊,跟姐姐学的,加点盐,淡淡的咸味,透着香。
这辈子,只要还有牙齿,玉米我是不能放过了。
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时光如棉”。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