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收获满满,一写文章一兴奋,睡得就比较晚了。不过仍然不影响我早上的积极和兴奋。
上午场:
第一部分:检查作业,短视频
我觉得今天的课程安排相对轻松一点。早上第一个环节,邓老师向我们要作业了——昨天晚上是否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了呢?让在座的各位说一下,表达一下。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这个作业完成度不高,我只是简单问了问孩子感觉怎么样,他告诉我还不错呀。然后我们的对话就结束了。所以感觉没把作业做好的我,选择保持沉默,听其他的朋友来分享。邓老师开始主动出击了,拿着话筒走到家长面前挨个的询问。大多数家长只说了一两句,这对他们来说,也需要相当的勇气。我觉得,蓉妈妈说的最多,实践的最好。她昨天晚上和孩子躺着聊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孩子有刚开始拒绝洗澡,妈妈理解允许,到后面主动洗澡,这该是多大的变化呀?我想蓉应该真正感受到了妈妈对她的接纳和允许,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蓉妈妈分享完以后,家长又陷入了沉默当中。然后邓老师一再启发,请问我们听完课以后是否对孩子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呢?或者看到孩子没有那么讨厌了,或者开始慢慢地欣赏孩子了?这些突然点醒了我,我立马把麦抢过来,开始分享。我说:“听完老师昨天讲课,我中午回去,看到孩子玩手机,我就没有再说他,我想也许他需要放松,我也允许他放松,允许他玩手机。”邓老师不断倾听着,轻声地重复着我说的话,我有被看见,被听到。“昨天晚上孩子回来也在玩手机,我基本上也没有很多的介入。只是在时间上和提醒他洗澡方面多说了几句。(邓老师重复着)……”我继续说:“早上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孩子真是太好了,他从来不要求我做什么。晚上他早早就睡觉了,而我仍然拿着手机,在忙碌。有时候,我早上起来也会翻一下手机看看,他也从来没有管过我。我觉得孩子从来不要求我什么,我却对他有那么多要求,唉,反正我觉得孩子真好。”是的,这两天的学习,让我对孩子有了更多的允许和接纳!邓老师做了简单总结后,又给我们放了几个真实的,孩子眼中的父母的短视频。我的心里有被触动到,原来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会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还有些孩子专门和父母对着干,而我家不太会。我总是要求孩子这,那的,我孩子很少拒绝我。我想他肯定牺牲了自己的很多需要,少了很多表达,来满足他亲爱的妈妈的要求吧。那这就从现在起,多爱孩子吧。麦传到了朱老师手里……
第二部分:观察(发生了什么),同理圈练习
朱静老师在讲观察的时候,邓老师用更接地气,更朴素的语言,及时的补充,让这些农村的家长更容易理解!紧接着朱静老师讲感受和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时,表现出开心的一些感受——开心,幸福,高兴,快乐……当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感受——难过,生气,愤怒,焦虑……
随后,我们三位小组长各自拿到了6张小纸条。我拿到的这6张纸条上面,分别以孩子的口吻写到孩子一些不开心的话语。小组讨论开始,我想让每位老师都体验一下,于是每人一条。我想到这里面的一条与蓉的情况特别相符,于是我便把那张小纸条换给了蓉妈妈。我们两位志愿者放在最后,让他们来多做练习。晓飞一直在鼓励林妈妈勇敢一点做练习。她一句一句教着林妈妈,真的很令人感动。我看到林妈妈的变化,在刚开始总是回复一个字“不”,要么就是摆手表示拒绝。而今天的她不断地尝试,一次又一次,而且都成功了。为她点赞。林妈妈第一个尝试,而且说的非常好哟。紧接着是黄爸爸,董爸爸,蓉妈妈和晓飞。他们虽然慢,但我们愿意等,看他们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因为时间关系,我的那张纸条并没有做练习,但我依然感到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第三部分,赞美,赞赏,欣赏
1,不断的赞美可以使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2,学习积极看优点就会赞美。
3,你想让他向上向善,越来越好,那就多赞美吧。
4,放低自己的标准,才会有赞美。
5,赞美要真实,具体,不夸张。
6,儿时孩子哪也好,上学了有了很多要求,标准高了,没有了赞美!
第6点也很触动我。是呀,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只期待他健康就好,当他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我们满眼都是他,觉得我的孩子真棒呀,已经学会走路了……等孩子上学以后,我们对他的要求高了,也不断地向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拿他与我们身边的社会标准下的所谓优秀孩子进行比较……他做到了我们要求的,我们还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我们却忘了看见孩子,忘了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我们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处好关系。我想有了好的关系,好的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第四部分:我的优点和缺点
每人拿一张纸,从中间折一下,分成两半,一半写优点,一半写缺点。然后我们大声的一个个说出自己的优点,我的队友都会大声地回复我:是的。哇,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满是力量。我的优点是善良,阳光,向上,乐观,坚韧,真诚,好学,坚持。哇,好开心,我好像还能写更多的优点。说到我的缺点,已经被我撕没了。因为我们写完缺点以后,也要大声的说出来,但是我的队友也会大声的回复说:没关系。最后把折纸从中间撕开,然后把缺点撕碎,丢掉。留在我们手里的优点多看看,多念一念,我们真的就会朝着那个方向越来越好。我想这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
第五部分:问卷调查,手机管理
最后20分钟时间,是袁丽老师针对昨天的问卷调查,做了特别细致的讲解。而且她也提到针对上面的问题,他们还会想办法去解决,我真的被他们的这个工作精神所折服。把公益做的如此细致,如此具体。本来我以为那个问卷调查只是做一下而已,没想到简单的十几分问卷,他们也认真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尝试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真的令我赞叹。
家长可以以家庭会议协商的方式,与孩子在玩手机的时限上达成协议。在孩子做不到的时候,和善而坚定的坚持自己的态度,保持对孩子的爱,也许是目前应对手机比较好的方式。
下午场:直播,赠书,表演节目,表达谢意,颁奖合影,送别,明天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