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魏书生老师报告有感
“平平常常的心态,平平淡淡的工作,高高兴兴的情绪,高高兴兴的做事”这是魏书生老师对教育的诠释。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成长的关怀。每次听他的讲座,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更新理念,做教育要返璞归真。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一项慢活儿,也是一项长期的“宏大的工程”。而人又是独立的生命存在,有着喜怒哀乐惧,有着不同的个性和喜好。如何让每个人都成才,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但有一点,魏老师讲得很生动: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要多找到其长处,让其发挥优点,即便是倒数第一名的学生,每天有所进步,那他的生命就是在成长。
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要交给他们善待生命,对自己负责。所谓的善待生命,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甩掉一些负面情绪(如:抱怨、牢骚、自卑、坏话),珍惜有限的生命,多一些快乐、自信、阳光等积极心态,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另外,还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管住嘴,不说闲话、不吃乱七八糟的食物;管住身体的各个器官,使他们都能高效运行,维护身体的命运共同体。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诚如是。
他说,做老师一定要研究学生什么事能做,什么事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就从学生能做的事入手,不断激励,不断灌输正能量,学生就会不断进步。找到了之后守住、不折腾,每天强化,教育就会有效。由此我想到,我们班里的后进生要想成功转化,还要从他们身上多找优点,经常强化他们的优点,逐渐制定一个个小目标,让他们不断突破,从而取得进步。
这些朴素的道理,其实正是教育的真意。做教育就要返璞归真!
二、教学有法,为人师要不断学习。
魏书生老师说,当老师无非三件事:第一是自强,第二是育人,第三才是教书。很多人都弄反了。其实这里所谓的自强,就是先要提升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是自己不断提升。
魏老师的教学其实是很有方法的。围绕语文教学的四种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在课堂上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训练。为了练习“听”“说”的能力,他主张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让大家围绕某一主题畅所欲言,可以胡说八道、可以高喊大叫,真正解放自我、放浪形骸之外,学生没有压力,自然敢说;听得多了,肯定会说。老师上课就是观察、思考,让学生进步状态。对待作业,他经常不留作业,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学生写了也不会的不写,没写就会的也不写,只写自己似懂非懂的作业。这不就是有效作业吗?而统一布置的作业往往是无效的作业。
对于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他也有自己的法宝。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从浏览到跳读、再到速读、细读和精读,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学会速读。他训练学生讲究“三定”:定向、定时、定量。规定内容,规定时间,规定阅读量。长期训练,比大有长进。对于写作,也是限时训练,15分钟写出500字,写完之后大声读一读,读完之后让大家评一评。写、读、评构成了写作课的三个环节,既高效,又充实。
为人师者,一定要先练内功,先自我成长,才能带动学生成长!
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受益匪浅。他的成功实际上是让学生都找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激活了生命体验中快乐的激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是享受,学习即成长”的生命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