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交朋友,一人艾滋染上十六人
在某大学新生第一课上,这个标题炸亮了整个开学季。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林去酒吧染艾后浑然不知。从大一到大三,她分别交往了四位男朋友,因为种种原因,都分手了。
这四位男朋友在此期间又分别交往了三位女朋友,这三位女朋友在此期间又分别交往了四位男朋友……两年半后,小林大三上学期发病确诊,疾控部门顺藤摸瓜,共查出 16名感染者。
小林崩溃了,一切就像一场梦,她和疾控工作人员说:
“我真不知道我是感染者,我们相恋、分手,但都属于正常交友,我们都无心伤害谁。最让我接受不了的,还不是染上艾滋病的痛苦,而是无心伤害了16个人以及16个家庭所承受的内心折磨。”
随着高校交友、婚恋观念的放开和未婚同居行为的增多,小林的故事绝不是个例。
高校群体只要有一个艾滋病病毒携带的“种子”,就不能避免艾滋病群体爆发的可能性。这种传播模式被专家成为“葡萄串”现象,总体是一大串,分枝上又各自有一串,一串套一串。
在小林休学休养期间,志愿者找到她。当她听说有公益组织在全国学校做青少年防艾与性健康教育时,感触很深:"我可以用受苦的灵魂帮更多的青少年竖起一道“警示牌”,告诉他们“这里有坑。”
孩子,我要怎么说出口?
小林加入防艾志愿者大家庭后,在做志愿者期间,接触到了小叶。
小叶因为父母保护周密,并不知道自己是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十六岁的小叶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妈妈把她看得死死的。去学校要自带座垫,在家里要碗筷分开,从来不许她去同学家玩。
她觉得妈妈有洁癖,太不近人情,曾经不止一次在网上用文字发泄对妈妈的愤怒。因为有心理咨询需求,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接触到志愿者姐姐小林。
原来,小叶的艾滋病病毒是爸爸妈妈传染的,但是具体是如何传染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
小叶出生的时候还是一个健康孩子,可是某年去做检测的时候却发现她HIV 呈阳性。小叶妈妈苦苦回忆,可能是孩子刷牙时用了她爸爸的牙刷,而此正巧她爸爸口腔有破损,她的口腔也有破损。
妈妈选择了隐瞒,她不想让小小的孩子承受生命打击。蒙在鼓里的女儿不领情,一次次地尝试跳出她的保护防线。
妈妈最大的苦恼是看着小叶一天天长成大姑娘,大方可爱的小叶终归要恋爱、组建家庭、结婚生子。现在小叶身边男同学多了,她真怕小叶哪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异性发生关系,后果将不堪设想。
妈妈一想到女儿便泪水涌上眼眶。这颗原子弹,一直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