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个伙伴一起共读李笑来老师的课程,所以一段时间内,每周三都会就他课程中讲的话题来做分享,一方面梳理所学,一方面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反馈。共读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彼此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
我们总是用“宝贵”来形容时间,因为它的稀缺而不可再生。李笑来老师的课程中说到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最终目标是时间自由,认清目标,明白财富只是工具,时间的自由才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不要舍本逐末,走反了方向。
在通往时间自由的路上,我们必将有很长一段路是用时间换生存的阶段。他提出来要用“里程碑式的思维”替代“终点式思维”,了解到成功不是终点,是众多里程碑中的一个而已。
在还没能把时间当作自由交易的时候,要明白目前阶段时间交易的底线,这里他提出了三条铁律,每一条都是通往财富之路的基础,夯实好这些地基才能进一步前行。
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我们为了成长,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份选择是否能让我们积累更多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没有能力积累的努力,就是原地踏步。这里他列举了外卖的例子,认为时间的流逝并没有任何积累的能力,但并不是贬低重复单一的工作,如果类似于日本寿司之神为一份寿司注入心力,或是像成田机场的保洁大妈那样把专注于积累。也是一种能力的积累。
只有当每一次的选择,都从积累的角度出发时,每一次的选择,都考虑自己还需要的是何种能力时,以及新的选择对于自己发展已有的能力有没有帮助。甚至于在这个选择之后,能否帮助自己完善那个已有的能力,能否获得新的能力。这样才是一份恰当的选择。
我们往往在选择时,更容易倾向于已有能力的应用,又进入到“终点式思维”的误区。而“里程碑式思维”则偏重新知识的补充。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人在市场上被衡量的往往是估值,而不是其真实的价值。而估值多数情况要高于价值,估值太高就容易形成欺骗,而所有的欺骗其实都不长久,都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通过频繁的跳槽来达成薪资的提高,这其实是过分的提高了自己的估值,而非是真实的价值。如果不注重本身价值的提高,长此以往就会破绽百出,毕竟估值都是虚高的。但是要坚守铁律之所以太困难,是因为违背铁律的诱惑实在太大。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很多人都懂复利,也知道复利的力量很强大。而耐心的力量,就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可往往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快速达到目标,根本等不及缓慢而坚实的增长。
就像所有人都知道学习英语,要从基础做起,就好比搭建一座房子。单词就是砖头,语法就是框架,语音是锦上添花。我们希望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对话,却不去认真耐心的背诵每一个单词,没有砖头码好地基,再多的花架子房子也不会结实。
为人处世,与人交往也是,我们恨不得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对方内心世界,获取自己所需,却不肯耐心的听旁人讲一件生活中的琐事。耐心太少,功利太重,往往欲速而不达。
耐心的真谛则是用心智的力量去时刻提醒告诉自己,觉得处在困难的阶段时候,想想这不过是通过成功的必经之路。凡事抱有耐心,一点一滴积累。古人其实很早就告诉过我们水能穿石,铁杵亦能磨针。只是我们丧失寻迹经典的耐心,只顾一味地想要速成。有用的道理都在,只需要我们去耐心研读。
三条铁律,可以贯穿我们整个职业生涯,甚至人生之路。能否用心记得,用心学习,并应用在生活工作中,才是检验我们的时候。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所行动,那才是成长轨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