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会在开头简单的整理下月童度河每天所读部分的读书笔记,增加仪式感和思考的精度,抛砖引玉,希望能为看到文章的朋友带来一些生活的启示,认真生活,踏踏实实写代码,复盘代码
- 相爱
我问他为什么要睡我的房间,他说,人生可贵,我和你在一起的机会不多
深爱的本质是悲悯
爱一个人,先让心清爽和温厚起来是首要
只管走着,不必逗留,去采摘临路的鲜花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会继续自然地开着......人们应该带着更多的了解来彼此靠近,说,当我靠近你,我心里某些东西开始舞蹈,如果你和我有同样的感觉,或许我们可以相处几天.......人生短暂
好的关系,应该共行趋向解脱,而不是使彼此陷入更深的轮回,初级的爱是一种深深的束缚和缠绕,高级的爱是得以解脱- 葬礼
泰戈尔--像一群思想的鹤鸟,日夜飞向他们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全部的声明,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乡
题12--调整数组顺序奇数位与偶数的前面
关于本题的解题思路书中上进行了示例演示、方法依旧是在数组的前后设立指针
在进行解题之前,需要了解位与判断奇偶的方
- 0x开头表示的是16进制,0开头是8进制,无特殊符号的为10进制,0x1表示为00000001
- k&0x1如果得到的结果为1,说明k为奇数,如果为0,说明k为偶数
下面为代码和注释部分,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的基本方法,另外一种是加入了扩展函数,可以通过改变扩展函数来解决类似的问题(比如:把能被3整除的数放置在不能被三整除的数前面)
方法1
利用位与运算
"""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array,odd=[],even=[]):
self.array=array#自定义数组
self.odd=odd#存储奇数的列表
self.even=even#存储偶数的列表
def odd_even(self):
if self.array==[]:
return None
if len(self.array)==1:
return self.array[0]
for i in self.array:
if i & 0x1==0:#说明为偶数
self.even.append(i)
if i & 0x1==1:#s说明为偶数
self.odd.append(i)
return self.odd+self.even
def main():
s=solution([1,2,3,4,5,6,7])
print (s.odd_even())
if __name__=='__main__':
main()
"""
方法2
指针和扩展函数的使用
"""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array):
self.array=array
def odd_even(self):#其中func为扩展的功能函数,只写进去函数名字即可
if len(self.array)==0:#当自定义的数组为空的时候
return None
if len(self.array)==1:#当自定义的数组为1的时候
return self.array[0]
a_begin=0#第一个指针设定在头部
a_end=len(self.array)-1#第二个指针设定在尾部
while a_begin<a_end:#当前指针的索引值小于后指针的索引值的时候,说明换位还没有结束
while a_begin<a_end and not self.is_even(self.array[a_begin]):#当前指针的索引值小于后指针的索引值且,对应的值不是偶数时
a_begin+=1#前移一位
while a_begin<a_end and self.is_even(self.array[a_end]):#当前指针的索引值小于后指针的索引值且,对应的值是偶数时
a_end-=1
if a_begin<a_end:#当进行了前边的指针移动后,如果前指针的索引还小于后指针的索引的时候
self.array[a_begin],self.array[a_end]=self.array[a_end],self.array[a_begin]#互换位置
return self.array
def is_even(self,n):
return not n&0x1 #n&0x1默认的输出值为1,因此该函数返回的正向结果是偶数,即偶数为True,奇数为False
def main():
s=solution([1,2,3,4,5,6,7])
#print (type(s.odd_even()))
print (s.odd_even())
if __name__=='__main__':
main()
在进行下一题的切换之前,进行一些概念的陈述
- 鲁棒性(Robust)
指的是程序能够判断输入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并对不合要求的输入予以合理的处理。容错性是鲁棒性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本质上就是要多考虑边界性的问题
题13--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
输入一个链表,输出链表的第k个节点
刚开始的时候会想到先遍历到链表的最后,然后再回溯k步,但是,单向链表的只有从前往后的指针,但是没有从后往前的指针,所以此思路对于单向链表行不通
那么书中提供了两种思路第一就是需要遍历链表两次
正如上边所讲的,如果面试官需要你只遍历一次单向链表,那该是怎样的思路呢?本题的思路十分的巧妙和新奇,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有了以上的思路后,下面为代码和注释部分:
"""
遍历单线链表一次
输出倒数第k个节点
"""
class node(object):#定义一个单向链表
def __init__(self,value=None,next=None):
self.value=value
self.next=None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printk_node(self,head,k):#两个变量,一个是链表头,即是第一个指针的起始位置,k为要输出的节点的倒数第k个的位置
if head==None or k<=0:#首先考虑到边界问题
return None
pointer_ahead=head#首先将前指针实例化为表头
pointer_behind=None#初始化第二个指针,因为第一个指针还没有向前移动,所以第二个指针初始化为None
for i in range(k-1):#第一个指针开始移动
if pointer_ahead.next!=None:
pointer_ahead=pointer_ahead.next
else:
return pointer_ahead.value
pointer_behind=head#当第一个指针移动K-1步的时候,第二个指针从表头开始准备遍历
while pointer_ahead.next!=None:#说明还没遍历到链表的尾部
pointer_ahead=pointer_ahead.next#第一个指针继续后移
pointer_behind=pointer_behind.next#第二个指针也后移
return pointer_behind#最终返回该节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倒数第k个节点
def main():
n1=node(1)
n2=node(2)
n3=node(3)
n4=node(4)
n5=node(5)
n1.next=n2
n2.next=n3
n3.next=n4
n4.next=n5
s=solution()
print (s.printk_node(n1,1).value)
if __name__=='__main__':
main()
今天的结语是: persistence、 persistence、 persis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