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需要勇气,面对旅途中种种的未知,心里是复杂的,觉得既危险又有趣,但是好奇心又会引导自己无限的想象,最终战胜内心的恐惧,鼓起勇气勇敢坚强的踏出第一步,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已经开始让自己改变了。
在旅行中有时需要办理签证、买机票、登机转机、办理入境手续等等,在这过程中并不轻松,焦急过,也挣扎过,遇到的很多问题主要都要靠自己去面对、去沟通、去处理,记得当时一个人在机场过夜,因为害怕丢东西,怕误机,不敢睡觉,想上网却不敢上太久,因为没有电源转换器,害怕电脑没电,所以一边看着自助旅游的书,一边盯着行李东西,后来才知道机场有卖电源转换器。记得当时是第一次出国,独自一个人,心里会害怕,会不之所措,当时接到老妈的电话跟问候,眼泪悄然地就掉下来。而当我坐在飞机上,透过舷窗看整个天空,一个人安静地走过,闭上眼整个世界全都是风景,简单的蓝白相交美得不可言喻,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让我勇敢、独立了好多。这一切就好像是一场梦,从不敢去奢求,可却在现实世界一一地发生了,就这样糊里糊涂地闯进美国这个未知的国度,唯一想说的是,不要害怕做梦,只要敢于尝试,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可能实现,别把梦想丢在半路上。
旅行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养分,能让自己的心境改变很多,更加成熟懂事,学会包容理解,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更多地是理解包容而不是排斥,学会以当地人的身份去体验当地的生活,文化和美食。比如在美国,东西几乎都是冷冻和生的,而且和中国不同的是,这里的肉比蔬菜便宜,刚开始我吃不惯这里的食物,记得第一天就搞得自己拉肚子,弄得每天早上只敢吃水果,后面告诉自己,即使再怎么吃不下也要逼着自己吃,要不然挨饿的是自己。既然来这个地方,就想想办法融进去,把自己调成当地人的频率,想着自己肯定也能适应当地的饮食,没想到后来真的就慢慢喜欢上了这里的饮食,人的潜能和适应能力真的是挺大的。再如,美国人都很热情,而且一起走的时候绝对是让路让你先走,动不动就thankyou,因此我每天都要重复you are welcome,还有她们打个喷嚏都要说一下excuse me,刚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要说些什么,后来自己打喷嚏的时候,也很矫情地说了excuse me。因此学会融入是最好的修行。
李欣频老师说过:“一个国家的历史精粹、文化灵魂、精英杰作,多半被收在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戏院中,或者选择当地特殊节假庆时段出发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节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集体仪式。”很幸运的是刚好遇见印第安人的庆典活动,看着他们跳着庆典舞蹈,听着他们打鼓唱着歌,当地的印度安人说着印度安语,还带着特有的口音,虽然听不懂,但那画面就像一场享受着一场当地版本的音乐会,振动着身上的每个细胞,跟着一起感恩庆祝生活的赐予,美好的画面永远定格在记忆中,提醒自己每天都要把微笑挂在脸上,积极面对生活,感恩珍惜现在的生活,即使在旅途中遇到粗鲁的人和不开心的事,最好的选择还是把烦恼丢在半路上,只因不忍心让不好的事来扼杀生活的美好。关注拥有的一切,做一个宽容幸福的人。
旅行既是一个让身体行走的过程,也是内在世界的一种修养。学会用肉眼观看世界,学会用手去触摸,学会去倾听当地的语言,学会品尝当地的美食,也学会去呼吸当地的空气,感受不同的频率,让自己的感知立体起来,如果说五官感知是一个点,那么灵魂感知是一个面,不断地让内在世界得到滋养,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经历,更加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自己能在旅行中继续感受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并为当地人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善于给予,感恩生活,愿每个人都能在旅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