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超市,便想进去买一些东西。
当我走进超市时,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购物,每个人面前的购物车里堆满了各种饮料、啤酒、水果等食品。我也拉过来一辆,推在前面,挤在人群中间,边走边选择一些水果等吃的东西。可是,总是觉得物价太高,不愿购买,选来选去,只拿了几种水果,丢进车筐里,零零星星地散布在底部。
排队结账时,我忽然看到车里有一个塑料袋上贴着的标签写着:十五点六元,仔细一看,是四个苹果,个个体形肥硕,透着灿亮的光泽,不由地感慨:四个苹果十六元!我花半年时间写的书一本定价四十九,实际优惠价才三十五元,还不如几个苹果值钱。虽然之间没有联系,但我却将两件事物联系在了一起,想一想,心里有些酸楚,又想起了自己的文章在各大自媒体写作的景象,真是寒酸。
其实,我想说的是:不是我要靠文化去赚钱,而是说:文化是不是真的值钱?
曾经在我出版第一本书时,有位同行语重心长地拍着我的肩说:“兄弟,不要想靠出书赚钱,文化不能养家糊口!”
我当时并不觉得人文环境这么悲观,文化毕竟是精神食粮呀!尽管我的写作水平再差也是励志方面的言论呀!怎么可以无视精神的建设与灵魂的洗礼?可是半年之后,我也拍着另一位想要出书的朋友的肩膀说:“兄弟现实点儿吧,文化不能谋生!”估计这样的接力传下去了,但也许没有,他压根就没出书,生怕受不了这种精神折磨。
很多人看了我的书说:写到了我的心里!你的文学修养很深嘛!向你学习!你是未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送我一本吧!却很少有人出资购书。我心里暗想:你们倒是买呀?!三本或者五本!十本!送给你们的亲戚和朋友!让我的文字变现,支持文化!
但是后来看了一下销售情况,只好降低了自己对市场的要求:哪怕每个人只买一本!就一本!可是,后来很牵强的卖出去一些之后,再无人问津。
我仔细调查了原委,原来他们早已在网上阅读过了我的文章。好吧,那就“顺势而为”,我就在自媒体上和大家谈谈关于文化的事情。
于是,我又开始在自媒体投稿,入驻了数个平台,联系了许多同道中人同道而往。然而,涉足后才知道,自己又进入了另一个尴尬的怪圈,除了头条制度相对宽松之外,其余的几家平台一直与我躲闪、博弈,他们让我很容易的进来,却很难再进,也不会接待我,更不会优待我。搞得我天天像咀嚼着鸡肋在大院里徘徊,欲罢不能,欲进无望,好像在上方还有人看我出洋相,人在囧途啊!
忽然,与我一起进来一样困惑的无思,萌萌地、不解地问我:他们究竟要看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才有阅读量?
我说:不晓得!读者的心很难猜,平台要遵从他们的喜好。
无思又说:他们只是指引了一个方向,让大家一起走过去,走过去了他们却又说走错了,大家停下了,他们又鼓励继续走。
我真的不知道。
平台会鼓励原创,但是我们的条件总是无法达到,有的人会在原创的边缘徘徊几个月,最后会因为无缘申请退了出去。
有人说:你虐我千遍,我待你如初恋,用在自媒体写作中最为恰当,我也深有体验。我们在一个牢笼里,跳跃着、扑腾着,思想闪着火花,想要成为一个鲜明的个体,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想要挣脱束缚,哭着喊着告诉平台:请关注我!我是一个有趣的灵魂!但是,机器人会回复你:老老实实的回去呆着!否则降你信用分!
可出了这个圈子,我们依然要进另一个圈子,所以,只好回来呆着:一边报怨,一边讨好。
如果说以上我说的都是实话、真话,那么也不无戏虐,文化人都是这样喜欢想像和夸张,还有一些不着调,这样才淋漓尽致,才有自由驾驭文字的那股爽劲。
其实,真正的文字变现并不是太难,而我现在已经赚到了不菲的稿费,几篇文章的稿费足可以买几辆购物车的苹果。而平台也是十分宽容的,我看了很多文章,自己都觉得无法忍受这些作者的胡言乱语,而平台依然给了我们报酬,真是菩萨心肠。
还是要感谢平台给我们这些追逐文化的人一个撒野、撒娇、抱怨、嬉笑怒骂,又说心里话的平台。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