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农历节气总刻在一张泛白的春牛图上,后来又印在了挂历或台历上,很抽象。如果把农历节气拟人化,他绝对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以朋友圈的方式得以流传。一到某个节气,朋友圈便被节气文化霸屏,诗意与乡愁齐飞,让你感觉农耕文化正在强势回归。
2019年4月20日,有人探寻谷雨节气来由,回到了传统,低到了尘埃,呼喊着该种豆种瓜了。有人以宏大叙事的方式,把6年前天降地震与这天雨生百谷扯在一起,就像把涅槃与重生打通了。有人优雅地发布谷雨生活指数,宜赏花,宜品茶,宜听雨,我其实不知道这个“宜”字从何而来。
我只知自古便有谷雨三候楝花,于是在谷雨前夜发出了一篇千字文《苦楝子令》。如果说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那么苦楝则是春天最后开放的花朵。小时候,经常念叨苦楝子,却从未跟谷雨联系起来。
有人看了我的文章,说凤凰大桥上游还有好几株苦楝子。谷雨恰逢周末,我正好去寻找苦楝花。树下落满去年的果实,树上挂着今年的花朵,有的还是花果同枝。可惜天气晦暗,我拍不出花朵的色彩来。
谷雨注定跟一场雨有关。我以为即将降临的是最后一场春雨,没料到突如其来的却像是第一场夏天的疾雨。幸福崃道上散步或跑步的人们猝不及防,一路狂奔,也有的明知跑得没雨快,索性依然闲庭信步,任凭雨打风吹。
我想起谷雨宜听雨的谶语,于是借得一方屋檐,既避雨,又听雨。根据“润物细无声”描述,春雨很柔很细,一般是听不见的,而夏天的雨,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听。我很多年没有这种经历了,那份闲适如今已是奢侈品了。
谷雨逢雨,我们觉得是巧遇,也许古人观察了数百上千年才定了这个义。面对烟雨蒙蒙的南河之滨,我既等雨下,又等雨停。雨不下,我可以继续散步;雨不停,我可以观雨听雨。不过,我始料未及的是,还听见一阵阵滚雷。这是今年第一次雷雨吗?夏天来得又太突然了吧。
2019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