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不太恋家的人,从小独立惯了。
以前基本一两个月,才会和我妈主动通一次电话。
昨天中午,我的爸爸给我打了通视频电话。
他说,最近都在忙什么呢?我笑而不语,然后爸爸就跟我提起我车险的事情,
交代好后我便以工作忙为由,要挂了。
在挂电话之前,我爸突然跟我说:“你的妈妈,一直在等你电话,今晚要是没事,就给她打个电话吧!” 我听完是震惊的,也是心酸的。对啊!我的确很久没给家里打电话了。最后一次给我妈打电话已经是圣诞前的事了,现在都已经过完新年了,四月份也都快来了,算一算,也快5个月没给家里打电话了。晚上我又因为忙工作,然后把这茬给忘了,夜深我收到了我妹妹的微信,她说,你最近很忙吗?年前你和妈咪说过年时会给她打电话,丫的没打,妈咪下午就说了:你大姐讲过年要打给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她打来。
短短的一封微信,酸了我的心,湿了我眼眶。
想家吗?想!怎么不给家里打电话呢?真的太忙了吗?都有吧..好像觉得没什么事要和家里说的,也害怕这电话打了以后,我会像个孩子一样和家里诉苦。毕竟都这个岁数了,已经不容许自己再像个孩子一样和家里撒娇了。可我也好像忘了,我也是我爸妈的心头肉啊!他们也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国外过得好不好,有没有照顾好自己。也想我关心关心他们吖!只是爸妈都不会把我想你了说出口,取而代之的,都是卑微且简单的一句“今年有回家吗?”
隔天,我提前把工作都赶好以后,回到家洗完澡就给妈妈打了视频过去。视频里的妈妈,特别开心,她不停地喊着爸爸过来一起和我视频聊天,闲话家常。看着视频里的爸妈,鼻子一酸,我好像..错过了他们的一段时光。俩老的头发白了许多,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一直以为他们是我的超人,是我的铠甲,但我一转眼却发现,原来超人的头发也会花白,原来超人的脸上也会有皱纹,原来超人也会软弱也会累,原来超人的爱也需要被回馈,被感知;原来...超人是会老的。
想到这,心头一紧,视线一阵模糊。我努力憋着泪,努力大咧咧的笑着和他们高谈阔论。这一通电话聊了好久好久,谈了好多好多,直到爸妈开始打了哈欠,我看时间都已经快凌晨1点了。我便催促着俩老赶紧去睡觉。挂电话前,妈妈和我说了一句:“囡囡啊!如果在外面累了,就回家,家里养你,吃饱穿暖,爸妈还是可以养得起的。不要委屈自己了。我笑着点头,叮嘱了他俩几句,便挂了电话,电话一挂,四周一片宁静,回想着妈妈的话,我苦涩的笑了笑,笑着笑着,眼泪不争气的唰唰掉了下来。我用力地捂着嘴,卷缩着身体,任由眼泪掉下来,坚决不让自己哭出声音。
还记得我看过一部名为《宠爱》的电影,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于和伟和李兰迪饰演离异家庭的一对父女,女儿跟着母亲在美国生活。父亲养了一只猫,跟小猫相依为命。暑假女儿回国,想带走小猫。父亲害怕猫被带走后,父女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的借口了,所以百般阻挠,但最后还是舍不得女儿伤心失望,只能忍痛答应。在送女儿登机的时候,父亲很小心地问: " 你把猫带走了,那以后你还会给爸爸打电话吗? " 女儿说: " 你真以为我是给猫打电话呢? "
这一幕,戳中无数在中国式家庭里长大的父母与子女。既迈不开腿,伸不开手更是开不了口的爱。
我曾经在一个关于 " 长大后的改变 " 的话题里看到过一个留言,他说,长大就是,喜欢和想念这两个简单的词,越来越难开口。小时候,就算轻轻摔了一跤也会趴在爸妈膝头哭闹很久,长大了,就算过得再难,也学会了在父母面前避重就轻,只谈论开心的事情,报喜不报忧。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我们总是可以毫不吝啬地对喜欢的人表达爱意,深情地拥抱,热烈地接吻。可一旦换成了亲人,我们却总是很难说出那三个字。其实,我们的爸妈,比任何人都渴望听到我们对他们表达思念与爱,比任何人都渴望接到那通唠着家常的电话。所以啊,别吝啬表达,其实一通电话就能让他们欣喜很久。毕竟爸妈终究只能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一段路,后面山高水长,路途遥远,我们也只能告别。所以,在这场注定告别的亲子缘分中,我们除了享受关爱,更应该要学会珍惜。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留给我们的时间本就不多,何况我们是那个把爸妈青春偷走的窃贼呢?所以更不该让等待成为遗憾啊!你说,对不对啊?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能有类似的经历,年轻的时候不觉得打个电话,通个视频,对父母来说有多重要,也确实没有什么可说,总觉得有代沟。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不妨先把这个想法放一放。不要跟爸妈硬杠,不要试图去证明自己是对的,也不要试图去说服对方,就那么先放着。因为有很多事与物,都需要到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些事,才可以真正懂得。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莫急莫慌,一切都交给时间吧!你只管去历练就好,总会有恍然大悟的那天的。
你,有多久没给父母打电话了?不要再觉得没什么事可说的就不打电话了,其实,爸妈都是数着日子在等我们的电话的。
听话,给爸妈回个电话吧!
不要让等待,成为遗憾。———暮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