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参加《让学习真正起来》的沙龙活动,特意拜读了和享群中的文章。在《让真实的学习发生》中有这样一段,让我颇有感悟。“教学设计是基于环节的推进还是学生思维的推进?希望老师通过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以及老师的倾听和串联,引发学生思维,把学生不知道的东西引导到学生心灵里面,而不是简单地推进环节。”要让学习真正起来,教师就必须学会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切不可只为了推进教学环节,顺利上完课。
上周二去三棵树小学参加六年级数学研讨活动,听了两节《正比例意义》的课。两位教师精心准备,给我们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各有千秋。可是,在第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两次对学生回答错误的判断,孩子的回答明显错了,教师却没有听出来,依旧继续自己的教学环节。可能因为是公开课,教师过于紧张,没有细心、耐心的听取每一句话,导致出现这样的结果。而作为听课的我们,可谓旁观者清,听得真真儿。老师的错误评价,给孩子们会带来什么?都说“首次印象”很重要,尤其是对这样的概念课。孩子们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判断。在课的后半段练习部分,我们明显发现孩子对正比例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教师能耐心倾听,正确判断,及早的处理,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由这节课,我又想到了2011年听到的现场版的吴正宪《搭配问题》。吴正宪,数学特级教师,基本教学理念:“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学习,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当天活动,吴老师的飞机晚点,到会场没来得及熟悉学生,就开始上课。吴老师摒弃了教材呈现的例题——给玩偶搭配衣服(三件上衣,两条裤子),从孩子们的早餐入手(干的:面包,包子;稀的:牛奶,豆浆),让孩子自由搭配,体会搭配的方法,既贴近生活,又做了知识的铺垫。孩子们在搭配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排列要有序。接着谈论到穿衣服的搭配问题(三件上衣,两条裤子),让孩子写出自己的方案,在此处引发孩子思考,文字太多写的慢怎么办。孩子创造出了图形表示,字母表示,这正是符号化思想的体现。慢慢的,孩子们在解决问题中发现了搭配的规律——排列中的乘法原则。当老师问有几种搭配方案时,孩子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数有几种方案上,而是能用计算的方式3×2=6,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孩子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若我是教者,肯定大喜。而吴老师只是问了一句“我不懂”。这时,孩子们纷纷帮老师解释起来,教师认真倾听,最后做出“恍然大悟状”。接下来,教师加大难度,研究从家到学校的路。(从家到学校必须经过一座桥,加到桥三条路,桥到学校三条路)大部分孩子选择了计算,3×3=9。教学如此顺利应该满足。而吴老师偏偏给自己设置绊脚石,特意选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基础弱,甚至有点胆怯的孩子,来回答。让这个孩子慢慢来,让她也有一次表达的机会,真正做到每个孩子都参与学习中来。这节课最后上了五十分钟,快下课时,吴老师问孩子们有什么要说的。这两句让我记忆犹新“我感觉才上课一分钟”,“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数学老师”,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孩子们心声的真实表达。可见,孩子们多么爱上她的数学课,多么爱她。就连听课的我们,都觉得时间是那么的短暂,听课是如此的轻松。有人说,她是特级,这节课她上了很多遍,当然应该精彩。试问没有一次次耐心的倾听,没有真正的走近孩子,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认真的研究儿童,哪来如此的精彩。
欣赏吴老师的课,崇拜她的风格,我的教学偶像。教学中,慢慢向她靠近,哪怕只是一小步。
(一直有想法,但都是由于太懒,就成了只是想想而已,“被逼无奈”,终于把搁浅多年的想法,逼成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