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被称为“最聪明的经济学家”——托马斯 谢琳,通过对博弈论的的分析直接服务美国冷战时期的战略设计,使得美国不仅能在冷战中胜利,最重要的是,冷战终究没有变成热战。而在谢琳博弈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聚焦点”也叫“谢琳点“。
怎么相聚问题
如果告诉一万个全国随机抽取的人明天在北京某一地方某一时间点相聚,一万个人要按时按地赴约,届时会有奖励。就仅仅这么多信息,这一万个人彼此没有任何通讯手段,能做到多数人按时按地赴约吗?
此时仅仅自己想何时何地是没用的,必须猜测别人是怎样想的。
我猜是故宫,那别人会不会想的是天坛?我要是猜天坛,那别人会不会猜是鸟巢?这样的猜测好像是一个无限循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但这件事在谢琳看来并不是那么无解,如果习俗,法律,传统,教育,爱好和你们的共同经历,使得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对所有人来说显得更为合理,那么这个点就是“聚焦点”,也就是大多数人会选的特殊点。
最终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天安门广场的早上升旗时间,因为这个事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合理,最明显的事件,我不用担心别人想不到,别人也不会担心我想不到。最终所有人的内心博弈聚焦于此。
用聚焦点角度观察投资
这个概念当然也可以用来投资,因为投资就是一个我看好这个项目,而同时我猜将来会有更多的人也会看好这个项目的博弈。但是只有我看好不行,别人也要看好,不然不会涨;不仅如此我还得提前看好,晚了我就没有利益了。与此同时,别人也会考虑这个问题。投资此时用“聚焦点”来解决就简单得多:如果某个项目的某一时刻在市场中显得特别特殊。那么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的目光都会聚焦于此,当然,钱也会聚焦于此。
切!说了半天不就是让人追热点嘛!直接说听消息投机不就好了?
当然不是,别忘了投资就是投资未来,必须加上时间的维度,在时间的维度上,一切热点和消息都显得是在瞬间发生。而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某个项目在的现有框架下能否发展出新的增长点。因为新的增长点才是真正的聚焦点,并总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发生。
一个经典的例子: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苏联政府决定要在某年某月某地建立一条标准电视机生产线,这件事情在国际投资者看来是一个聚焦点,值得投资,投资之后等待苏联政府宣布下一项产业就好。但若是这事放在美国,首先这事情不需要政府管,各个企业就会操办,而且新的聚焦点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突然产生:某个公司生产出了更小的电视适用于小家庭,某个公司生产了更大的电视适用于大家庭,某个公司居然生产出了彩电......如果你是投资者,会选择定期产生聚焦点的苏联,还是非定期但总是会产生新聚焦点的美国呢?
其实来回穿梭可能是最好的策略。但若是不幸正穿梭在前者的时候突然后者爆发,可能永远就上不了车了;而明明有聚焦点不去参与也是愚蠢。
这也是我在币圈投资的方法论:20%追热点投机,80%长远价值币投资。结果我也很满意。希望本次的文章对你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