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被高浓缩的观点和知识轰炸着,手机,iPad,图书馆,只要我想,我可以无时无刻不在看文字,看观点。
前一刻,刚看完南方周末记者讲述的举重冠军之死,了解到在当年举国体育体制下,这位举重冠军作为牺牲品,毫无尊严地死去。下一秒,我打开孙玉胜的十年,看到央视这几年传播的变革。突然肚子疼,上洗手间的间隙,带上手机,人神共奋的作者就在给我讲述,那些成功的人都是用一套方法论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冲水的几分钟里,我已经在构思,将这无缝衔接却毫无关联的几段阅读,引发的知识轰炸带来的时间焦虑感发到简书上,不知不觉我也成为信息轰炸的成员之一……
而上午读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我粗略地看着,作着基本的标记,心里却明白,这些文字值得深度思考,值得以后再挖掘,应该再空出时间重读的,但事实是,我标记了很多优质内容,心里想着这里有宝藏,以后要再来读,可是大部分都没有再重读。
要获得优质内容很容易,时间却不够用。
碎片化的时间里,遇到一篇优质文,就像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注定是场错过,而每天要经历很多场心动,很多场错过。只有部分,能有再寻找,再回味的机会。错过积累得多了,也就释然,遇见好的文字时,依然会做个标记,加个收藏以示喜爱与尊重。
我知道,无法沉浸式学习,除了碎片化的因素,还因为:匠人精神让我觉得奢侈。那些伟大的作品,既然凝聚了作者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心血,读起来自然都是时间的吞噬器,读几行字,我就能感觉到它的吃时间不吐时间皮的属性,心里一边感慨:天哪,这里有很多可以学的,他的用词,他的结构,他的修辞,他描写的故事素材……同时,一边感到可恶,干嘛写这么好,又要费很多时间啃,才能吸取到精髓,摔……
没有什么计划时,觉得每天游刃有余。反而是意识到知识匮乏,读得越多,越觉得时间不够用,焦虑的宿命也就开始了。
想起马薇薇说的节约时间就是最大的浪费,对于时间的使用,我陷入被动之中,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学更多。
想来,真的是贪婪又吝啬。
如何能避免这种阅读功利性?阅读是应该避免不能承受之轻还是不能承受之重?我该遇到一篇好文,跟踪式深入学习,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还是该有取舍,不能每一篇好文都紧抓不放?毕竟输出输入都需要时间,我时间的确有限。
想了一堆,我是有强烈目标,却没具体的规划。刚刚开始朝一个方向努力,但自己的生活,时间使用安排,都还没适应我的这么目标,没有找到节奏感,也就觉得混乱无序。意识到自己瞎忙,也是种心得和收获,接下来,应该锻炼出我对文章的把握与时间的掌控能力,特定时间做特定的主题阅读,有些东西可以粗略看,有些文字可以深入分析,但都是围绕特定主题的。
回到最后一段阅读,人神共奋以改写段子为例进而提炼出的思考的四个层次:
我的阅读体会也经历了四个层次,现象层--时间不够用,知识焦虑。逻辑层-为什么觉得不够用?为什么焦虑?因为碎片化时间多,急于求成。方法层-设定特定阅读主题,深度阅读和浅阅读交叉。方法论层-经历阅读焦虑,发觉阅读本质,停下来思考总结并相应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