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号晚上樊登读书APP更新的新书,6月2号线下活动,在国信体育场的如是书店,就一起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感觉最颠覆的一点,就是不表扬,以前听正面管教,是不批评,用表扬和二级反馈引导孩子的行为,现在这本书就直接是不表扬。但是仔细听来,只是比正面管教更进一步,本来正面管教就说避免贿赂孩子的行为,这本书的不表扬,其中也包含这样一层意思。更深层次的含义是,父母要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态度,不是一种平等的态度。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感到意外,虽然我通过读《正面管教》等书,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视作我的一种延续,但是我还是没意识到,我应该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我应该教她做事。
我认为中国的大多数父母与孩子都是这样的一种循环,父母可能都习惯于手把手的教孩子,避免孩子去走弯路,而孩子渐渐长大,开始叛逆,不听父母的教导,最终还是走了弯路,而当孩子长大成为父母,他们去教导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还是也是不听,仍然走了弯路,我始终认为这件事是一种无解的状态,曾经思考过如何解开这个状态。今天看了这本书的讲解,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不用解开。首先,父母所谓的捷径不一定就是对的,只是孩子长大以后一种肤浅的反思;其次,孩子就应该去走弯路,这是人生成长的过程,作为父母只是从旁提醒,如何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对孩子而言,失败是学习最好的机会,对家长而言,要做的是信任和等待。我感觉我要做到这一点真是需要天大的勇气,从我父母对我的教育,到我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认为中考和高考是孩子人生的一道坎,总是想尽办法努力的迈过去,如果我胆敢放手,而最终结果是孩子没考过,那么我可能会被父母长辈的唾沫星子淹死。 樊登讲这本书的时候,提到几个父母对孩子的谎言,归纳如下: 一、如果你不玩游戏,你不玩手机,或者不玩其他什么,你的学习成绩就上去了。 说是谎言在于,首先,哪有那么简单,真的不玩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吗?不一定吧。其次在于,在孩子心目中会成为一个救命稻草,我因为玩了手机或者游戏等等东西,所以才学习不好,一旦我不玩我就可以学习好,但是这招不能轻易尝试,因为一旦我不玩,成绩没上去咋办?所以我还是先玩着吧。 二、你考上某某大学,你就能找到好工作,过上幸福生活。 真的吗?上过大学的人们来说一下,你相信吗? 现在名人传记巴拉巴拉,真是名牌大学毕业,事业成功的有之,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事业成功的有之,没上过大学,事业成功的同样有之,谁说的只有考上大学这一条路呢? 对于学习,用本书作者的话讲,要体验到“求知之乐”,用樊登的话讲,叫“纯粹求知的乐趣”,要找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小学到大学这十几年就结束了。我为什么要加入樊登读书会,因为樊登读书会里讲的所有的书,都是我根本读不进去的书,我爱读的事武侠小说,玄幻小说。为什么这些书我读不进去,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大专文凭拿到手以后我读书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再读书了,这辈子吃老本就可以了,或者说这辈子就这样了,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我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自己一直没意识到。所以改变从我开始,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多读书,带动孩子多读书。 在这本书里提到,妈妈唠叨和孩子叛逆是伴生出现的,因为孩子厌烦了母亲的唠叨,所以我明明知道你是对的,但是我就是不做,这就叛逆的根源。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案例:有一个家长找岸见一郎去咨询,讲了一个多小时都在讲自己多么不容易,孩子多糟糕,不听话,多么叛逆,说了好多。岸见一郎说我知道他想干嘛,他就希望我说一句:“哎呀,你们做家长也真不容易啊!”只要我说这句话他肯定开心,他会觉得心理医生很懂我,我就不说。为什么不说呢?因为不能说这样的话,当你说了这样的话的时候,他会认为他自己这件事做对了。实际上这个家长这么多的抱怨,这么多的痛苦,唯一的原因是因为他做错了。他自己把学习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揽在自己身上,而且他根本无视孩子身上其他的优点,他满脑子看到都是这个孩子的缺点,这个叫做自怨自艾博同情。家长不要去博同情,你自己过的很痛苦,唯一的原因是你笨,就是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你也不愿意学习,你也不愿意相信你的孩子能够独立的成长。他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人,你不信任他,也不尊重他,而且你还说自己特倒霉,你不是活该吗?
先写这些,书已经买了,看完书再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