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即在雨打玻璃的清脆声中醒来,还不到八点,早上的天灰蒙蒙却也明亮着。
为着九点那班船,匆匆吃完早餐我俩即赶往九龙湾码头。同样风雨无阻的是菲律宾或者印尼的女佣们,她们依然是赶往港岛实施每周日的集会,依然扎堆叽叽喳喳说笑打闹,给清晨的睡眼朦胧增添了几许快意。
船抵北角码头,正九点二十分。沿着英皇道,我们开始了雨中漫步,或曰快步。
一路走走歇歇,并非不想急行军,无奈囿于红绿灯每间隔几十米便准时出现在眼前,我们又一致认同要为法制香港出一份力,故而在每一个红灯处,便能偷得浮生半响闲,抹去脸颊的雨水,稍作休整,再行军。
英皇道路长长,两旁都是市井人家。雨水滴答,卖报的阿公阿婆亦默然而坐;雨水纷纷,路上的行人都来去匆匆。
如同秋在人心上一样,雨是诗意而美好的境象。说不出它的好,却会在想起它遭遇它迎接它的时候,莫名地喜欢。
小时候即喜爱下雨天,那样的日子可从青草地里尽兴踩水而归,也不怕爸妈打;又爱极故乡夏天里暴雨来袭,划过天空的闪电不仅带来秋凉,亦带来人心的悸动。春天里的小雨滴在身上最是惬意;夏雨洒落,也记忆着我同好友的雨中漫步;又一次大雨倾盆时,我们在天水围人家里,同坐屋檐下,面朝菜圃地,听雨声,漫谈天,言笑至今在眼前。那时又有雷震来袭,故借宿友人屋中,雨打房顶,整夜滴滴答答,梦境里都似滴着水一样湿润。
行在雨季,行在香港,在这朦朦胧胧的天气里,感觉似乎又和它亲近了一些。只是虽告别了抽离之美,离那融入之趣还有待时。
一路无话,只默默在感叹。步行约半小时,走到一处名鲗鱼涌,我欣喜地以为离目标地已不足一公里,却发觉还未到达中点。空欢喜了一场。
太古很快出现在了面前,但仍在英皇道。不久遇一 天后古庙,庙内摆设整齐而又精致,天后娘娘容颜妙丽衣着考究,不能不佩服港人之虔诚严谨,令人顿生闻名不如见面之感。
雨势渐大,经过康山道,两头茫茫不见人,只有山洪呼啸,如瀑布般飞下排至水道里。我俩差点迷失方向,好在继续前行,英皇道又重现眼前。稍作心安,同时奋力赶路。在渺无人烟的马路上急行,一路掠过西湾河,筲箕湾。
筲箕湾有几条大道分叉而出,我们选择了西边一条较为平坦的路,放弃一条似往山间而去之小道。
本以为条条大路通柴湾,却在拐进筲箕湾东大街之后,越往里走越发现是死路。西边那条通往船坞,最顶头是香港海防博物馆,此处之后只可车行,无人行道;中间那条通往一处竹林深处人家,本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之原则,我俩迅速离开;东边那条阿公岩道,有几户人家零星散落,又有玉帝宝殿庄严坐镇,但仅只能指引我们一条上山之通途。
隔海遥望柴湾字样,虽近在咫尺,却需泅水方可过。
一失足酿成千古恨,离柴湾道曾一线之隔的我俩,最终未能奔向它。
最后我们放弃余下少量行程,在筲箕湾海防博物馆完成课题。
========================================
适合雨中漫步的街道推荐:
1、中环石板街
一条有本地色彩的一条街道石板街,就是砵典乍街,砵典乍先生是香港被英国殖民时第一任港督,这条街就是香港的第一条道,就是以他为名的了。这些小商店卖的都是钮扣,小饰品,梳子头饰甚至是两伞假髮,对老外来说,这裡比其他的名店商场更有吸引力。
2、煤气灯街
都爹利街(Duddell Street)也称煤气灯街,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以南,南端连接雪厂街。不少香港电视剧和电影都来这边取景,尤其是情侣间谈情说爱或分手的情节。
香港中环都爹利街。
3、弥敦道
全香港著名的街道,由尖沙咀海旁开始,贯穿了香港核心地段佐敦,油麻地,旺角,太子,北至长沙湾道,是香港其中一条最主要的道路,全长约为3600公尺。
4、永利街
永利街(Wing Lee Street),是香港上环一条街道,位于上环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楼梯街与城皇街之间,东西走向。该处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柏林影展得奖香港电影《岁月神偷》也是在此取景。
5、摩罗街
位于香港上环,于皇后大道西与荷李活道之间,自1920至30年代起,便是旧货买卖市场,其所售卖的古董,除了昂贵的艺术品外,也有其他杂项货品,是喜爱怀旧物品人士寻宝的好地方。
6、庙街
想体验地道香港文化?到庙街夜市去!这里除了有摊贩售卖商品,还有职业棋手的地摊,歌手演唱粤剧、广东歌等,所以又叫“平民夜总会”。晚上的油麻地很冷清,大部分的店都很早就关门,除了庙街,越晚越热闹,并且很多电影都曾以该条街道取景,值得一去。
推荐路线:
(大巴)
文锦渡-香港上水
文锦渡-香港尖沙咀
(商务车)
深圳北站-香港尖沙咀
福田汽车站-香港尖沙咀
福田汽车站-香港机场
深圳机场-香港尖沙咀
深圳机场-香港机场
深圳湾-香港尖沙咀
深圳湾-香港机场
深圳北站-香港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