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落了叶满地,柏油路映出那人影稀。”——《南一道街》
前一阵古代文学史的课堂上,程老师讲至“太康诗风”,升平治世下的浮靡之风也让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审美趋于绮靡华丽,“陆海潘江”的美名虽流芳百世,但贵族的生活总是离我们遥远,因而于这段历史的众多佳人佳作中,我最偏爱的还是左思的《娇女诗》。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到:”左思其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三都赋》正是左思那篇惹一时洛阳纸贵的名作,两篇代表作可谓展示了其诗风中的力量美与创新美,留下了“左思风力”的传世好评。但最吸引我的是左思在《娇女诗》中质朴清新,生动谐趣的字句——“脂腻漫白袖,烟熏燃阿锡。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生动复现了“神兽”们与父母难逃一战的前因后果。而也正是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选题创作,为“左思风力”注入了俚俗美的特质。而细微之处的美恰恰在这种生活中不经意的瞬间随风而起,艺术便诞生在了田野中,可谓“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记得去年在当当买书时,平台随机赠送了一本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选集,甚是惊喜,也不知是大数据摸透了我的胃口还是书与读者冥冥中的缘分。但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藏在这些个淡泊通透的字句后边的少俗虑,不悲观与那份始终守护着的热情和生机。“万事有心,人间有味”正是出自此书的封面。老先生将平日里看书画画写字,吃饭聊天斗昆虫写成散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世间的妙趣与美好,可见其“万事有心”。而不管在什么环境下,老先生永不消沉沮丧,因此可知其为何能体会到“人间有味”了。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两位作者那样过得恬淡适然。相反,无处不在的内卷,各式各样的焦虑充斥在我们的一呼一吸里,但其实在生活的细微处,有很多事情好好做了,那些让我们焦虑的因子也都不复存在了。过去我总会担心读了几年大学却没看几本书,但当我立即拿起身边的书,读起来的时候,那种担心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听舍友分享了她最近读到的一本书——《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里边就有谈到“微”,日本的建筑,街道,设计,都很有意识地注重细节的精美,而这一审美意识也融进了他们的生活态度里,一期一会,享受当下的每一刻,珍惜俗世烟火中的小确幸。
“木门框,柴火香,又一段时光,不知不觉影子就慢慢变长。”——《南一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