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雨季,雨多得“问世间晴为何物”,漫长得让人吐槽“那些年错过的大雨,到现在全部还给你。好想告诉你,告诉你明天还要下雨”。
对于雨的记忆,其实挺刻骨铭心的。
小时候,家境困难,住在多年未整修的老屋中。老屋历史虽久,却没能扛住风霜雨雪的侵袭,不是破了一扇窗,就是缺了一片瓦,或者是开了屋顶的结合部、堵了排水的下水道,大有一种“风雨飘摇”之感。
住在老屋里,晴天尚好,雨天就麻烦了。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小雨还可对付,拿出锅碗瓢盆接住滴下的雨水,还能在屋里呆着;大雨就悲摧了,必须全家老少齐上阵,实施人工排水,一盘一桶地往外舀……
“屋漏偏遭连夜雨”的心酸,其实在那个时候就有深刻体会。“老天是不是漏了,怎么还不停呢?”与雨水“战斗”的时候,心里对雨是畏惧的。
后来,家里终于造了新房,结束了在老屋中“战天斗雨”的日子。可随着年岁渐大,家里交给我一个为稻田里禾苗浇水的差事,让我又开始期盼下雨。
三伏天气,干旱少雨,阳光炙烤大地,正是田里禾苗最需要水的时候。此时,能不能及时浇上水,直接影响水稻的长势和收成。村里的稻田多,排灌站抽上来的水又有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派人盯着这些宝贵的水,生怕自己家的禾苗被“渴”到。因为,一旦没人看守,就可能被他人中途“截流”。
每天中午,正在太阳最烈温度最高的时候,我必须守在水渠边,看着水流进田里,一点一滴地覆盖住干裂的稻田,滋润着那些代表着收获和希望的水稻。
那时,对雨充满了祈盼,常常想:“这个时候,来一场雨,可以省去多少煎熬啊!”
再后来,离开家乡到省城上学,不用从屋里向外舀水,也不用天天盯着给禾苗浇水,对雨的观感逐渐模糊。直到有一天,听到了一首叫《雨一直下》的歌。
那是90年代,一个电脑没有普及、IPAD没有出现、互联网没有应用的年代,流行用随身听,许多美妙的歌曲从小小的方盒子中流淌而出,温暖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那时的校园里,只有家境好的同学才买得起随身听,才能随心所欲地听歌。我们这些没有随身听的,只有等其他同学听腻了听烦了,才能把随身听借过来。
正值张宇大火,我们便反反复复地听张宇的歌。听《用心良苦》,听《月亮惹的祸》,听《小小的太阳》……听得最多的还是《雨一直下》。
江南多雨,经常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落雨的天气,配上走心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和张宇浑厚沙哑的独特嗓音,仿佛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喷涌而出。在那个懵懂青涩的年纪,在那段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间,一直下雨和《雨一直下》,陪伴我们度过了快乐而美好的时光,也倾听着一群少年无处诉说的悠悠心事。
现在,因为职业的原因,对雨也分外敏感。
下大雨,特别是持续性的强降雨来临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担心。担心那些山头会不会滑坡,那些路基够不够坚强,那些隧道能不能扛住雨水,那些列车会不会减速运行?还有那些冒雨工作的人们,是否在雨中安好?
小雨怡情,大雨伤身。对这个行业来说,天气晴朗自然安好,偶尔下点小雨也能调节情绪,倘若大雨来袭,就会绷紧全体人员的神经。因为,滚滚车轮承载的,是旅客平安抵达的期盼,以及我们安全正点的承诺。
虽然持续的雨不免让人烦闷,但在雨天回顾起那些畏惧,那些祈盼,那些思绪,那些承诺,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尘世间那么多的喧嚣纷扰,终将化为这岁月的风、流年的雨。
雨一直下,犹如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如影随形,不曾离去。不管如何,只要心存阳光,雨终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