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四号晚上9点多,一通微信语音,短短不超过五分钟的对话中,传递的是分手。
D的潜意识里面觉得不可能,所以对这句话似乎都没放在心上,因为临近春节,所以第二天还去参加了部门的聚餐,16号晚上才去找的他,可是有些事情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情景那样和好如初。在等了3个小时左右后,准备晚饭时他回来了,他一脸严肃,问了句“你怎么来了?",然后提包上了二楼,没有交流的机会,D内心很是难过,但是还是忍着做好饭,吃完。着这个过程中,他翻箱倒柜在一楼找被褥,匆忙上二楼,解释的语言也没有,将房间门上锁。D没有想到是这样,试图打破尴尬的她想去找他聊时,他是拒绝的,说自己的决定一旦下了,没有回头的余地,这句话交往之中也听到过,但是D从来没有认真过,然而明显她失误了。吃完饭忍者内心的焦躁和痛苦,D开始上楼拿箱子准备收拾行李,之前D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出现了,有一种扫地出门的感觉,但是强烈的自尊由不得她思考,她流着泪收拾好卫生间的化妆品,房间的衣物,将能整理的都满满塞进了箱子中。听到声音的他,下楼告诉说太晚了,明天再收拾,说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事情,D的眼泪不停的往下流,希望可以缓解,但是不行了。在这一刻,再坚强的女孩面对分手,并且相处了两年的人,怎么可能不难过。一通交代后,D知道他的意思了,他有上海户口了、要继续上博了、工作需要进步,而她的角色是在拖他后退。多么简单的解读,多么现实的生活哦!就这样第二天做完早饭,最后的一句”我都没送你什么礼物“结束了两年的交往。D没有让他送,她在想送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临走D问过是否确定,他没有回答,也许就是他曾说的,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吃完早餐,拖着24寸的一个负荷行李箱,走过近20分钟的路,坐了18站的地铁,回到自己的”小屋“。眼泪不自觉的留下,幼稚的D还想保留一丝希望似的在发消息给他,当时面对面没有的愤怒,在微信的对话框中出现了。这些让D的解释,很无力,很苍白。
悲伤的事情是有一个过程的,由刚开始的不相信,到意识到其是真实的,在感受到绝望,进而陷入长时间的忧郁与反省中,但是D开始要怎么面对呢?回到小屋,行李来不及收拾,趴在床上睡了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在悲伤什么呢?不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也许什么都不是了,之前的石头落地后,空落落的一种失落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