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教室》
【日】内田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是一本讲蔬菜、谈生活的美食书。
说到蔬菜,我们一日三餐天天与之打交道,但真的了解它吗?你“懂”蔬菜吗?读完日本蔬菜达人内田悟先生的这本书,相信很多人会与我一样感到汗颜。我一直认为,在菜色特点上,中日两国真是有太多的不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到底是中餐好还是日本料理胜出一筹,没有必要去评判。但日本人在蔬菜上也有这么执着的匠人精神,着实令人佩服。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但会耐心细致的教你如何选择购买各式蔬菜,还会细致到告诉你如何最大限度的对一颗卷心菜做到物尽其用,最外层的老叶子适合做什么,最内核的嫩叶推荐怎么吃,如何在一道菜里将它应用到极致。
《蔬菜教室》就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按蔬菜的个性去处理蔬菜的书,分为“春夏版”和“秋冬版”两册。身为筑地御厨的店长,内田悟与蔬菜打了三十余年交道。在他的眼中,内层洋葱和外层洋葱有着不同的风味;横着切的姜片和竖着切的也有不同的用途;大蒜芯涩味重,要提前挖掉;绿叶菜最好不要用刀切;蔬菜自己就可以给蔬菜调味,不需要过多的调料......
在这本书里,内田悟对22种当季蔬菜进行了“扒皮式”介绍:他用图片+文字的形式,一步步分解蔬菜的不同部位。怎么挑、怎么洗、怎么剥、怎么切、怎么做好吃,应有尽有。
其实,关于蔬菜,关于做饭这回事,真是件说之不尽,讲之不完的事。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看一本有趣又有料的美食书,增长知识之余,还能收获一缕温暖、得到一份治愈。美食,暖的是身,温情,暖的是心。
附:《蔬菜教室》摘录
No.1 挑选蔬菜
大多数蔬菜,要挑掂起来感觉“沉甸甸”的(生菜是例外,要选“轻飘飘”的), 胚轴小,位于正中心。胚轴小的蔬菜,输送营养的速度和细胞分裂的速度会更慢,蔬菜可以“有条不紊”的长大。
No.2 储存蔬菜
买回来后用纸张或布包起来,洒点水,避免蔬菜与空气直接接触。绿叶菜、芹菜、芦笋、蚕豆、花菜、西兰花、菌菇需要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2~4天左右。绿叶菜和菌菇保质期较短,最好在2天内吃完。菌菇一下子吃不完可以放太阳底下晒成干菇保存。
番茄、青椒、四季豆、黄瓜、西葫芦、茄子、秋葵、莲藕、山药、胡萝卜、芜菁、芋头、白萝卜、大葱等蔬菜,用纸包好后不用冷藏,放在阴凉处就好。
如果买回来的菜有点蔫了,先把根放水里泡泡,让菜恢复精神再储存。
No.3 蔬菜的时节
每种蔬菜都有自己的时节。不管使用哪种栽培方法,蔬菜都会迎来一个满足各项生长条件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蔬菜最美味的季节。再先进的栽培方法,也敌不过“应季”的力量。
初期的蔬菜(刚上市2~3周)水嫩、杂味重;巅峰期的蔬菜纤维变粗、风味更好;晚期的蔬菜(下市前2~3周)水分少、外皮硬、纤维粗,个性鲜明。
No.4 蔬菜的预处理
杂味始于切开蔬菜的那一刻。浸泡 10 分钟左右,可有效去除杂味。但是浸泡时间不能太久,否则蔬菜特有的风味也会流失。去除杂味
在切开的蔬菜上撒盐处理也很常用,可以逼出水分,同时带走一部分杂味。比如黄瓜片、洋葱末等。先用盐揉一揉再洗干净,洋葱味就不会那么冲了。
焯水的方法在之前也讲过。烧一大锅开水放进去烫一烫,捞出来晾干,这个时候撒点盐可以防止褪色,还能起到预调味的作用 。焯好后晾在笸箩上,扇风冷却。泡在冷水里会让成品变得水水的。
用油炒也可以抑制杂味。所以如果准备用油炒,以上步骤可省略。
No.5 蔬菜的加工
蔬菜的口感会随切法而变,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初期竖着切,晚期横着切。
你的刀工越好,成品的口感就越精致。不过在动手切菜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手中的蔬菜处于哪个“时期”,属于哪个“部位”。以黄瓜为例,并不是什么时期的黄瓜都适合切成圆片。初期的黄瓜这么切反而会发苦,因为初期蔬菜的纤维很嫩,一旦被切断,就会分泌出涩水。所以,这个时期的黄瓜最好竖着切,这样才能打造出水嫩的口感。
初期蔬菜含水量高,所以要竖着切,尽量不切断导管。到了晚期,蔬菜的含水量会降低,皮会变硬,所以,横着切口感会更好。
绿叶菜最怕金属,因为它们会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用手来进行这一步可以保证蔬菜纤维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