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朋友让我推荐一下微单,顺手推了我最近超想要的Fuji X-T2,然后我自己就蠢蠢欲动了。最后贫穷按住了我。
去官网看机型的时候发现实际的称呼是“无反数码相机”,单反则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当然现在的单反多指数码单反,事实上胶片时代已经存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了。单镜头好理解,就是只有一个镜头取景成像,“反”则是说有反光镜和用来反射各种光线的五棱镜,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送达取景器;通过镜面发射最终让人眼能够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观察到被摄物体,这种取景器被称为光学取景器。有无光学取景器基本可以用来区分单反与无反或其他便携式数码相机了。
2010年,索尼保留反光板、取出五棱镜,反光板改用半透明半反射的材质,一部分光线反射到对角系统,一部分透射到感光元件上,实现电子取景,这种被索尼称为单电。
而后索尼推出取出反光板和五棱镜的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命名为微型单电,简称“微单”。
当然最早推出“微单”的并不是索尼,而是松下推出的G1。取消反光板,直接使用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并实时输出到屏幕上,这种取景方式,就是电子取景了。手机摄像头也是此原理。
从理论上来说,电子取景器才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光学取景仍然存在视差,无法观察白平衡、亮度等实时情况。不过事实上,早期电子取景由于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器自身的性能受限,容易出现卡顿、延迟现象。不过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升,这个问题自然不再存在,然而电子取景器其电子器件是一直存在工作状态,因此耗电严重。同时屏幕质量也会影响拍摄判断。
此外,实时电子取景,其优势还存在于实时对焦和测光之中。单反的测光系统原理为在五棱镜的后方位置上安上一个专用的测光感应器,即TTL内测光系统。TTL推算出相机主感光元件的受光量,显示给用户作为参考,用以手动调整曝光的各项参数。然而这样得到的结果,毕竟让测光系统独立于实际感光元件之外了,还是可能存在曝光误差。无反则简单得多,直接由图像处理器对电子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后的曝光值。从系统逻辑上来讲,无反自然更简单也更少漏洞。
也就是说,无反相机最终的成像效果是十分依靠其图像处理器的,如果图像处理器性能够好,其最终超越单反也并不存在特别难以逾越的门槛。不过物理反光成像与电子信号处理成像,这种物质与数据的差异,总是会让一些人特别固执的吧。
参考:
扫盲:无反和单反到底有什么区别?(很好的入门科普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