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亲子日记的教育感受,与大家共勉!
疫情再来,孩子也好,家长也好,都有或多或少的压力,其实,不需要有那么大的能力,不需要花那么多的资源,我们也可以把养孩子这件事情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变成不焦虑的父母。
我们的孩子可能最需要的不是什么高级补习班,不是什么才艺大比拼。他最需要的是,
当他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你也可以拿一本书在旁边安静地陪着他。”当孩子觉得心情烦躁,当孩子因为考试失利而没有勇气再继续学下去的时候,你能够在旁边说:‘没关系,孩子我们慢慢来,一定可以的。’”
那如何看待疫情带给我们的压力和焦虑?压力情景是否与我们有关呢?举个例子。
你是否听过或说过这样的话:“我家孩子学习就是为家长学的,他自己根本就不学,一点主动性都没有。”但是让我们反求诸己,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是自己产生的吗?还是家长会无意识地给孩子传达出“学习是为家长而学”的理念呢?让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平时关于课后作业,是孩子主动跟你讲,还是说你已经给孩子安排好了呢?“今天你下课后的安排是这个样子,你的作业应该先做这个,再做那个。”
如果从孩子一开始进入学校的时候,家长就开始过度干预,孩子慢慢就会觉得做作业就是你的事,你要帮我记作业,你要帮我检查作业,你要帮我收拾书包,如果我考试考不好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帮我复习好,跟我无关。
家长一直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孩子的事情,很早就剥夺了孩子很多自主的权利,那么只会让自己觉得压力越来越大,与孩子越来越远。
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又何尝不想让父母成为自己的希望和骄傲呢?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不去焦虑,孩子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一犯错误,就批评,之后长时间不理他们。我们对孩子有爱吗?表现出来的只有严厉!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孩子的方式必然也在发生改变。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当下能学到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这在我学习中华文化后认识到了这重要的一点。
孩子在成长,我们做家长的也要成长,跳出自己的格局,用积极的、长期的、面向未来的视角面对当下,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最美逆行者的无畏、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社会的付出、看到了孩子的内心。一个坚定、自信、从容的家长,才是孩子最期待、最可依赖的榜样。
做好防护,出门佩戴口罩,回家多沟通,和家人心与心的链接,前方有路,未来可期,孩子们请带上你们的善良和感恩,遇见温暖和幸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