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听她说》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联合腾讯视频打造的国内首档女性爽谈节目,在这里通过筱懿老师和每一位女嘉宾的谈话,让人们听见这个时代女性的心声。不鸡汤,无空谈,这里是两个女性生命之间毫无保留、毫无预设、毫无评判的交流和交心。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个特别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意识和自由度都在逐渐打开,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选择和创造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展现你的生命,而当我们不在做别人期待中的谁,而是转而做自己时,我们会发现,生命和存在正透过每一个“我”发射出璀璨的光芒。
成为自己,绽放自己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可是对于大部分人,大部分女性,我们最不了解的人却正是自己。因为这个社会给了女性太多“应该怎样”或“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和标签,并且不断变换着更高更多的标准,在我们都极力的去追求和符合这些琳琅满目的标准时,我们甚至都不曾思考过这些所谓的标准到底对不对,到底是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抑或着它们是否真的有价值。
本文集将以《听她说》内容为基底,透过倾听女性的声音,我们来共同来撕开某些背负在女性身心之上的标准和标签。重新审视这些标准,重新看见自己了解自己,这是每一个女性获得真正成长,做自己的第一步。
第一期撕标签之关键词:完美
(一)女性第一标签:完美
“在这个时代里,女性的标签很多,完美,付出,疲惫。。。。。。我见过很多不凡或平凡的女性,她们在一个个角色扮演中,努力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女性,但是,每位女性都应该是独特的个体。”
这段话是李筱懿老师在节目开篇中的一段诉说,而完美,是第一个女性标签,也是当代女性追求的第一大标准。
作为一个女性,我们从小到大就一直被各种“完美”标准所包围着:乖巧懂事的女儿,三好女学生,貌美如花的女人,贤惠温柔的妻子,宽容慈爱的妈妈,恭顺良善的儿媳、独当一面的员工......而上述也只是完美标准里的大框架,在它们之内,又有很多关于完美的细微准则。
比如上学时就应该学习好,学习好的标准是语数外都得好,门门都得考高分,光学习好还不行,还得才艺好,口才好,长得好......当了妈妈后,社会又给你一个完美妈妈的标准,首先娃得生的可爱漂亮,其次娃得养的乖巧懂事,光养育孩子还不行,还得有独立经济来源,还得挽回少女身材,还得保持貌美如花,还得下得厨房上得厅堂......
如果说在以前上述的完美标准还只是以语言文字、耳提命面的形式施与我们各种枷锁的话,如今伴随着各种先进媒体的普及,特别是知识大潮时期,上述完美不仅有言语层面的规定,更是以各种真实鲜活的人体楷模带给我们无法回避的冲击。
随便打开手机,就是各种扑面而来的完美人设,颜值才值同时上线,清纯性感一应具备,家庭事业一派和谐......各种女神,作为完美女人的代表,一个又一个被完美的塑造了出来,仅仅是看她们一眼,那些我们原本想找的借口,想偷懒的理由,分分钟钟被无情驳回。更不要提“那谁谁谁,起点比你低,能力不如你,她现在都怎样怎样了......”
有一个更加令所有人都惴惴不安的现实是:
“观众期待中有一个你的样子,很多时候观众在期待中就已经把你建构完成了。”
尽管比起平凡素人,作为时常在聚光灯下的姚晨来说,她们会承受更多外在的注视和各种完美人设的限定,可是诸如此类完美人设的标准在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已深深的捆绑着即使平凡的我们。
于是在社会影响、媒体强化和自我鞭策的多重推动下,我们只能更加奋力的渴望和去成为去符合完美的化身,即使我们也深知人无完人,可有那么多鲜活的完美榜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于是一方面我们永不停歇地的追赶,努力的去符合别人期待中的自己,与此同时,我们又极力建构着期待中的别人,完美的老公,完美的孩子,完美的婆婆,完美的上司,完美的朋友.....完美变成了像黑洞一样的存在,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却始终没有尽头。
不断变换日益升级的完美标准,带来的是永不停歇的追赶,带来的是一刻都无法松懈的的焦虑。放眼望去,焦虑似乎已经变成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大多数的人都无法控制的焦虑不已。女人只是更甚而已,焦虑完自己,接着焦虑老公,紧跟着又焦虑孩子。
而反过来焦虑又成了一个不完美,于是又有很多人开始研究如何才能完美的不焦虑。有很多人开始意识并寻求解决焦虑的良方,我想让身心暂时喘口气的方法,就是在我们快马加鞭的路途上,我们先来想一想:
什么才是完美?
我为什么要完美?
我究竟是在为谁而完美?
“完美就是没有缺点,没有瑕疵,没有不足,样样都好,哪哪都好,一切都是最好的,时时刻刻都在巅峰。”
这是我们大部分人对完美的定义。一直以来我们不仅以如此完美的尺子丈量着自己,同样也丈量着别人。于是我们不允许不接纳自己的缺点,同样也很难接纳别人的不足。因此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一只眼牢牢监视着自己,一只眼死死盯着别人。
在完美女神层出不穷的同时,是女神们一个接一个的被打倒。因为没有谁可以完美到没有一点瑕疵,一旦我们认可了完美就是什么都是最好时,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如果有一点不好就会被全盘否认,有一点瑕疵就会被立刻拉下圣坛。所以不论是个体本身,还是整个社会关系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一种无处安放的漩涡里:既看不惯自己,也看不惯别人。
姚晨在节目里所说,很多女人,甚至都没在镜子前好好打量过自己。我相信很多女人在镜子面前也仔细的打量过自己,但打量出来的,不是自己的美,而是自己的缺陷,身材的缺陷,皮肤的缺陷,举不胜举。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其中邀请一组容貌普通的男性参与者和一组容貌姣好的女性参与者,专业画师会现场为每个人画一幅肖像画,在画像之前,每个参与者需要面对镜子,对自己的容貌做一个自我描述并记录在纸上,然后又随机邀请另外一组观看者,在看画师为每一个人画的肖像画时,用文字写下她们眼中的参与者是什么样子。然后实验人员将两组记录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特别有趣,几乎所有男性参与者面对镜子时的自我描述,都一致看见的是他们样貌上的优点,与观看者的评价相比,甚至有一些言过其实,但几乎所有的女性参与者,却在面对镜子里已经很美的身影时,看见和记录的都是自己容貌上的“缺陷”,比如脸上一个细微的痘痘。而在观看者写下的词汇里,她们每个人都有着特别的美丽。
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社会或许都有诸多完美的标准,但相对于男性,女性似乎有一种特殊本领,就是非常容易甚至热衷于看见和发现自己的不完美,因此对于所谓完美也就有着更深的执着。可是令人遗憾的却是,大部分女人如此不遗余力的追求完美,很多时候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而是为了别人,为了让别人看,为了别人的肯定,别人的期待和点赞。
很多时候,我们费劲心思做一些事,表面上看来是在上进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更深层的动力是,我们想要成为符合别人期待中的那个自己,那个形象,那个应该。比起让自己失望,我们更加担心让别人失望。比起别人对我们不完美的包容,我们却对自己锱铢必较,万般挑剔。
(二)我的完美囚牢
一直以来,我也曾坚定的认为完美就是上述的那些应该,哪哪都要好,甚至是身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可是有一天我在书中读到一个女神故事,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时刻处于巅峰的完美只是一个披着华丽外衣的隐形囚牢,而我们停留于样样都好的完美定义,或许一开始就是一种偏见。
在《成为完整而性感的女人》一书中,提到一个名叫卡莉的古印度女神,她有温柔、美丽、包容,慈悲的一面,同时她也有果断、坚韧、智慧的一面,她有似水柔情,也有如刀锋利,开心的时候她会开怀大笑,难过的时候她会泪如雨下,平静的时候她静等花开,烦躁的时候她大发雷霆,面对未来她勇敢向前,但她也会担心也会害怕,她是被世人歌颂和供奉了几百年的女神,可是她却根本不像是我所认知的那些完美无缺的女神,而是一个有点毛边、“优点和缺点”都具备的完整的人。
记得当时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位卡莉女神,我第一次感受到女神离我并不远,女神并不是360度都要光鲜亮丽的。她也有喜怒哀乐,她足够坚强但也会有脆弱,她有光明也有黑暗。
除了喜欢,我还有另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尽管在这之前我已经清晰的丈量出自己与那些高大上女神之间的遥远距离,但不论是出于内心对自己的期望,还是受到外界所规划出的各种完美人设的路径蓝图,在长期以往不断熏染之下,我也开始了只能允许和接受一个更好更符合标准的完美自己。
而每次一旦自己偏离了那个预设轨道,或是出现与那个完美人设不相符的念头、情绪或是行为,要么自责、要么怀疑、要么逃避、要么隐藏,总之一切“不好的”都是不应该存在的,更是不能公之于众的。
当我深入细想一下,竟然发信自己从小开始就一直在被“完美”绑架着。
小时候我是班级里学习最好的,每次都是第一名。上学的记忆中唯独让我觉得紧张和担忧的就是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因为那一天是报名交学费的日子。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又是普通的农民,除了粮食和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家里基本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所以每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念叨几个孩子上学的钱,年幼的我也跟着开始担心家里有没有足够的钱来交学费。因为我想自己什么都是第一名,我一点不想成为每次最后交学费的那几位。
每学期开学的那天,我都会先去学校看看这学期的学费,然后回来告诉父亲。如果家里得钱够得话,那么我就可以在中午之前开开心心的去报名,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更多时候,我得忐忑的等到父亲卖掉一些粮食之后凑够了学费才可以去报名。
可那时,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报完名,领好书本回家了。每次看着自己的名字写在倒数几位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不如别人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每年最多两次,但却给幼小的我留下特别的记忆,而它们的影响所持续和深入的程度也远远超过了我的觉知范围。
上了初中,自己还是学习最好,那时我就希望自己才艺也要最好,但自己并不擅长才艺,所以那时每次班里组织文艺活动,特别是跳舞,我都特别抗拒,其实我跳舞也不算差,只不过不是那个最好的。
后来上了高中上了大学,随着年龄渐长,关于完美的标准也日渐增多,学习好、家境好、长得好、才艺好、口才好、交际好、身材好......而每一个更好标准的出现,却让我越来越多地看见自己的不好,不如别人。
虽然小时候的自己算不上万众瞩目的焦点,但至少也还站在中心的位置,所以多少还是有优越感的,可是越长大,随着环境和世界的不断扩大,我发现自己慢慢地不再是那个站在中心的人了,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平淡,越来越边缘了。尽管上大学她还是学习很好,但这仅有的一点优势和那一堆完美标准比起来,几乎快要被稀释了,就仿佛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根本无足轻重消失不见了。
到如今结了婚,更是陷入了生活社交化标签化的洪流里,自己不仅要努力成为主流标准里的好女人,好妻子,好儿媳,同时还要拥有成功人士一般的老公,聪明可人的孩子,体面光鲜的工作,优雅安居的住所,幸福无忧的生活,让人羡慕的朋友圈......
当时回想到这些,我不仅惊觉到自己一直困在所谓“完美”的囚牢里,而更让我震细思极恐的是,这些从小到大不断叠加的完美标准,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我,它们更像是不断攀岩的爬山虎一样,这些年变换着各种姿势,时刻张牙舞爪的缠绕着我。
交不起学费这件事不仅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而家境不如对方也成为我第一段感情最终狼狈离场的导火索,上了大学,有一次学院组织文艺晚会,我参与了一个舞蹈节目,正式演出前我只想让化妆师把自己画的面目全非,因为那样台下就没人认出我是谁了。我生怕别人如果认出了是我,或许她们会说“她就学习好,但跳舞不好”。
直到现在,我也不敢在别人面前跳舞,尽管每一次看到那些在舞蹈中尽情绽放的身体,我都特别期待和渴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们一样,但是前一秒渴望,下一秒内心就会跟着叹息,“我跳得不会好看。”
对于“完美”外界早已塑造了各种应该或是理所当然的判定标准,甚至在某一方面优秀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应该同样优秀才合理才正常。
一个人学习好就必须每门成绩都很好才合理,如果有一门偏科就会被老师或者家长担忧。如果有人身材好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她跳舞肯定好,如果跳得不好我们甚至会为她的好身材感到可惜,有人长得高我们会认为她一定很适合走T台......每样都好才是真的好,才是完美。
仔细想想,似乎这么久以来,不论是作为个体的我,还是整个社会,貌似都中了“完美的毒”,深陷其中却不自知。而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几乎就是监禁在各种用完美装饰的囚笼里。各种眼花缭乱的蓝图,海市蜃楼的梦幻,我们努力追赶,拼命超越,事实却是永无自由之日。有的只是一个完美的入口,却没有一个完美的出口。有始无终。
“为什么完美就是哪哪都要好呢?”
“为什么我就不能允许自己不完美呢?”
“为什么我非要给自己套个如此完美的枷锁呢?”
那是第一次,对于完美我有了不一样的觉知,不禁反省了起来。
这么多年那些有意无意种植在我们头脑和内心的各种所谓的完美,不论是基因制约还是后天无奈,很多根本就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实现或达到的目标啊,自己无法选择出生在哪里啊,而有些事自己努力了也还是会发现人外有人啊。如果一直追随着外界的条条框框,外界的完美人设,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是最好,更不会是什么都好的那个人啊。
然而这些年,不论是来自内心的鞭策,还是对外示人,自己都试图模仿和紧跟着外在的认可,极力呈现和展示着更好地更符合标准的一面,而那些被认定为不好,或者跟那个应该完美的人不相匹配的自己,都被我自己给有意的隐藏或是躲避着,我不想看见更不想接纳那样的自己,更不想那些“阴暗”的自己被别人看见。
这其中纠结的困惑、担忧、自卑、矛盾......更是时刻缠绕着我,拷问着我,为难着我,甚至逼着我做出一些本不愿意的选择,和一些远离最纯真的自己的所思所为。
记忆的碎片像雪花一样在我眼前飘落,那个因担忧学费不敢去学校的小女孩,忘记了自己还只是个孩子,忘记了开学第一天与同学和老师相逢的喜悦;那个一脸不悦跳舞的自己,忘记了自己身体里流淌的青春;那个望着优秀的别人自卑的姑娘,忘记了自己独特的闪光点;那个羞于在男朋友面前说出自己家境的自己,忘记了自己是多么的喜欢和盼望着和他在一起;那个做错一点小事却不敢承认的自己,忘记了自己还有改正的机会;那个讨厌某人却不能说出口的自己,忘记了自己应该尊重此刻内在的感受;那个不敢在公婆面前为自己争取的自己,忘记了自己不单是某家的儿媳妇更是一个有着自我需求的人......
面对那些曾经被隐藏,压抑和遗忘的自己们,面对那个焦虑不已茫然追赶的自己,我想说的是:“勇敢做自己,做真实完整的自己,或许不完美,但心安。”
(三)我已经很完美
真实,这是李筱懿老师邀请姚晨做首期《听她说》嘉宾的关键原因,而也如姚晨所说,她期待在以后的日子内,自己可以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在姚晨的电影《找到你》之中,找到孩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外界洪流的不断冲击之下,每个女人如何找到自己,找到那个真实的,本真的自己。
如果说完美就是“真、善、美”的集合,那么真则是完美的第一要义。真实做自己,也是我们回归自己,成为自己的第一步。真实的面对和接纳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这是我们想要成为完美的起点。
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我们首先要追求真实的完美。
追求完美的自己也没有错,但我们首先要追求真实的自己。
追求完美的人生更没有错,但我们首先是要追求真实的人生。
而当我们都能真实的做自己,我们也必定会发现一个事实:
我们已经很完美。
一朵花真实的做着自己,她没有去羡慕哪一朵花比她更美丽,她没有为自己设定一个我非要开成怎样才算完美的标准,只是真实的呈现出她自己本来的样子,试想当我们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地方时,我们会觉得哪一朵更完美吗?会去期待每一朵花开的一样才算漂亮吗?
我想没人会这样想,因为百花齐放才是真的完美。
我们每个女人就像这每一朵花一样,每一朵都有她自己独特的美丽和芬芳。只要我们真实的做自己,绽放自己,我们就已经是完美的了。
(四)完美出招
当然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在此也有两个小小的实践妙招分享给大家。一个是调出内在摄像头,一个是转念。
在节目中,姚晨说到她以前挺不喜欢拍照,但是因为老公总是能发现她不一样的美,并且适时给她具体的赞美和欣赏,所以她才越来越懂得爱自己,也活的越来越自在。
或许我们没有专业摄影的老公,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内心安一个时刻发现美的摄像头,在每一次纠结或发现自己不美的时候,即刻调出这台内置摄像头,去扫描你自己,去看见你的美,你的真实,你带刺但依旧妩媚的美,少一点自我否定,多一点自我鼓励,把爱自己、赞美自己的主动权拿回到自己手上。因为越赞美自己、越肯定自己,你会惊喜的发现,你值得肯定和赞美的地方会越来越多。
第二个小妙招是转念。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生物科学、量子力学的科学实验都在指向一个事实:我们的外在世界是潜意识的投影和显化。转变意识可以改变外在。所以在每一次不小心看到自己缺点、不足的时候,在每一次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沮丧自责的时候,在每一次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的时候,请立刻转念。
即把你认为的缺点和负面标签即刻转换成优点和正面标签。举个例子,我们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并认为这是一个负面缺点,如果我们给自己正在贴拖延症的标签时,不论是心理还是言语层面的,当下立即转换成“我是一个非常有行动力的人”,最好再回想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强化这个念头。其实拖延症只是在提醒或许这件事并不是你真心想做的,试想如果这件事是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邀请你共进晚餐,你还会拖延吗?
(五)完美告白
各位亲爱的女朋友们,不论你们对自己有多少的不满,都请放下它们。那些你认为你不够好的地方,或许里面藏着你独特的魅力。我们每个女人内在都有一个女神的种子,真实的勇敢的做自己,全然的像对待初恋一样的爱自己,你会发现,你已经很完美了。
文|杜芬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