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书买了不少,可读书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买书的速度。看到那些还没读甚至连包装膜都没拆掉书,老婆就经常数落我乱花钱。而我对着这没阅读过的好书心里时常会觉得非常的焦虑,那种希望提升认知与现实时间精力不足的挫败感特别强烈。看到了问题却又找不到方法去解决,于是问题一直摆在那里,书还是在不断地增加中。
直到前天,少文老师在群里分享了他的读书心法,让我心中的焦虑感得到了释放,明白了该怎么去读书才更有效率。
第一步,给书定位。
例如我们在挑商业类的书籍时,我们可以先将该类书梳分为三类:第一类叫工具书,第二类书叫方法技能书,第三类书叫思维战略书。如果你能清晰的定位成工具、方法、思维这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书,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读它,可能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第二类书,方法技能书。这类书既没有非常宏观的战略思维,也没介绍立即就能拿来用的具体工具,它是处在中间状态。比如说一个世界五百强的HR的高管对自己常年工作方法的50条心得的总结,再比如说这个《海底捞你学不会》,这类书里面没有具体的工具,但是也不是战略思维,你发现不能直接用,但是又肯定觉得有用。
第三类,思维类的书。这类书主要讲宏观的战略思维,讲对企业、行业的新观点跟理念。
对这三类书的分类,不能简单按书名是否包含这三个词来分,要按书的内容本质来区分。直接直接拿来用,就是工具类;迁移一下才能用,就是方法技能类;怎么着都感觉离自己太远,但人家做的确实牛逼,叫思维。
商业类书籍大体上是这三类,碰到一些其他的细小类别,我们也可以在这个思维框架之下,发展出更适合自己的子类别。
第二,定位完了以后就要给它不同的读书方法。
对于第一类书,其实你可以不用直接去看它。你可以找一个解读这本书的节目(例如得到听书、b站上的书评讲解),或者在豆瓣、简书中找书评文章看。因为工具书是可以拿来就用的,所以它不求体系,它可以点状的解决我们的具体问题。我们在工作当中碰到了点问题特别多,工具能跟那些痛点直接对应,不需要迁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看这些书的解读节目或书评来提高我们的读书效率。只要找到一个你觉得跟有自己有关系的点,再回头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章节,详细看它的解读就可以了。
读工具类书的目的不是记笔记,而是把它变成一个在工作生活中能具体落地的工具。打个比方,我们通过工具类书籍掌握了一种沟通视窗的工具,那就可以按照介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设计出一种沟通的表格,甚至可以将其变成团队的这个沟通笔记本,然后每次跟人沟通或开会时就往里面填具体的内容。这样一来,工具书介绍的方法就被你运用到工作中了。
对第二类书籍我们可以通过开读书会方式,集体在一起讨论,在讨论当中去迁移书里介绍的知识。可以每读完一章,就讨论如何可以迁移到自己的工作场景里面来。比如说海底捞是如何分配这个店面的租金和员工待遇之间的这个比例关系的?海底捞呢通常会租顶尖商圈对面的这个写字楼的负一楼,这样租金可以大为下降,企业就可以把省出来的钱用来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我们就可以讨论:我们公司能不能也参照这种做法呢?
方法技能类书不是工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讨论、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尝试将别的公司、别的行业的经验、做法迁移到我们的公司、行业当中,对我们有所启发。如果说读工具书是直接照搬为笔记本,或者是成产品,那么读方法技能书就是通过集体学习来做迁移。
对第三类书千万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我能不能用、我能不能迁移上。如果这样的话,你会发现越读越焦虑,而且也根本找不到这本书的意义所在。读思维类书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我们的直觉,就是让你长年累月的去感受全球最顶尖大脑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所以读这类书最好做详细笔记,整理出作者的思维,重构出他的思维方式。读完后,尽可能去跟高人交流,听听他们对这些思维的理解。
任何一本书,如果拿来都是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真的就是最蠢最笨的读书方式。少文老师告诉了我,原来读书也能结构化,先分类,再按不同方法读,读书的效率可以更高。工具书在于用,方法技能书在于迁移,思维书在于提升格局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