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多年前知道了一个作家的写作经历:每天就是坐着公交车在城市里转,听别人议论家长里短,晚上回家提炼加工,就这样一部部小说诞生了。后来又给孩子们讲《蒲松龄草亭路问》和《纪晓岚买故事》的故事,自己也开始喜欢这种行走的方式。或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也可能是背着包步行,走在城市的繁华里,看一个个不同的风景,也给自己封闭的生活提供些新鲜的原料,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些他们平时看不到或者没注意到的生活趣事。
下班时已经是华灯初绽,在学校辛苦一天了,难得下班回家时的悠闲,因为回到家还有家务。坐在公交车上,习惯性的听各种人的各种言说,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一家三口的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看样子也是刚从幼儿园接回。
“爸爸,我坐的这个位子怎么跟妈妈坐的不一样啊?”一个大约三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儿拍着凳子奶声奶气地问。爸爸看了一下,慢慢说:“因为你坐的是老孕专座,所以就很特别。”
“爸爸,那什么是特别啊?”
“特别就是特殊嘛!”
“爸爸,那什么是特殊啊?”女儿还在追问。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在想该怎么跟孩子解释呢?
“嗯,爸爸给你打个比方吧!特殊就是别的小朋友都爱吃青菜,你就不爱吃青菜,这就是特殊!”
“可是爸爸,我今天吃青菜了啊!我明天就爱吃青菜了!”
“那就是……”爸爸想想说:“特殊就是别的小朋友都在教室里上课,可是你却在教室外面玩!”
“可那我是受表扬了!”
“受表扬就不用在教室里上课吗?”
“就是就是,老师说谁表现好就可以出去玩儿,表现不好就要坐到教室里的!我表现好,老师就让我出去玩儿了!”
爸爸无语了。女儿不乐意了,大声喊起来:“爸爸,你说!你说嘛!”
“不可以大声喧哗!”爸爸轻声呵斥到。
“什么是喧哗?”我还真是佩服这个小女孩儿捕捉词语的敏锐感。
“喧哗就是?”爸爸看看四周:“喧哗就是大家都在玩手机,你却在大声说话。”说着说着,公交车已经行驶到淞江路与泰山路交口处了。外面有一个卖沙糖桔的,三轮车上堆满了沙糖桔,小喇叭里高声叫卖着,那声音隔着车窗都能听得很清楚。
“他的声音比我还大呢,你怎么不说他大声喧哗,他是不是也是在大声喧哗呢!”爸爸又一次无语。小女孩儿的话逗笑了一车人。这时,我也在想,这种叫卖声叫不叫高声喧哗呢?赶快拿出手机百度:“喧哗指声音高而杂乱。语出《醉翁亭记》。”这样说,叫卖声一定是喧哗了!小女孩儿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样子!
看得出,这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儿,小嘴儿就不闲着。公交车快到黄山路口时,她又开始发问了。
“爸爸,为什么我们以前坐的36路车没有了?”爸爸告诉孩子是改名字了。
“那有37路车吗?有38路车吗?”就这样,女儿一个数一个数字往上数爸爸一个一个的回答。一直在旁边不说话的妈妈开口了:“100以内的公交车都没有了,要从101开始了!”就这样,父女俩又开始了反复轮回的对话。小女孩儿还小,100以上的数就不那么熟了,就这样女儿问,爸爸答,女儿不会数的妈妈教她数。直到我下车他们一家三口的对话还在继续。
不知道他们后面还会说些什么,但是就这短短的不到十分钟的车程却引起我的思考。我突然想到了这几天看的《教学七律》中的一些观点: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定律时语言定律,它是传递知识的媒介。要用教与学双方都能听得懂并理解的语言教学才会有效。我一边走一边想:这难道不是一节很好的语文课和一节很好的数学课吗?我们的真实的课堂什么时候可以如此真实的生动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