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六年(公元225年)
春季,二月,文帝曹丕下诏,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御驾出征,负责督察各路军队,总领随驾尚书台事务;以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负责处理留守尚书台公文。三月,文帝前往召陵,开通讨虏渠(用以伐吴)。三月二十八日,曹丕回到许昌。
闰三月二十四日,魏文帝曹丕率水军再次大举攻吴,召集群臣讨论。宫正鲍勋劝谏说:“朝廷王师屡次出征,而无所攻克,是因为吴、蜀唇齿相依,凭山阻水,有难以攻拔的地势。去年亲征,御舟在江中飘荡,几乎阻绝在南岸,陛下身陷危境,大臣们心惊胆破,当时宗庙几至于倾覆,正应为百世之戒。如今又劳师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黠虏玩威,臣认为不可!”
曹丕听到鲍勋这番议论,大为愤怒,将鲍勋降职为治书执法。鲍勋是鲍信的儿子。
[点评]
曹丕心胸狭隘,以前他还是太子时,就曾和鲍勋结下私仇,这时鲍勋的谏语,听在曹丕耳中,他认为都是嘲讽之意,故大怒。这事还没有完,鲍勋后面是凶多吉少。
夏季,五月二日,曹丕抵达谯县。秋,七月,立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
八月,魏文帝命令水军从谯县沿涡水进入淮河。尚书蒋济上表说水路很难通行,文帝不听。冬季,十月,前往广陵故城,在长江岸边检阅军队,魏军将士十余万,旌旗飘荡数百里,大有跨过长江的意图。
吴国布置军队严阵以待。当时天气寒冷,江边结冰,战船无法入江。曹丕眼望长江的汹涌波涛,叹息说:“嗟乎!这长江是上天用来分隔南北的吧!”于是下令撤军。
吴国孙韶派部将高寿等率敢死队五百人,从小路夜袭曹丕,曹丕大惊。高寿等缴获了曹丕的副车、羽盖而回。
当时,魏军战船数千艘因阻滞无法撤退,有人建议留下军队就地屯田,蒋济认为:“此地东近高邮湖,北滨淮河,涨水的时候,很容易被吴军抄掠,不能在这里屯田。”曹丕听从,车驾和军队当即开拔。撤至精湖,水路几乎没有了,曹丕就把船全部留给蒋济。战船前后相连数百里,蒋济挖掘四五条运河,把船舰集中起来,并提前堆好土坝,截断湖水,将所有船拖进去后,再掘开水坝,船舰才进入淮河,得以返回。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
春季,正月十日,皇帝曹丕回到洛阳,对蒋济说:“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不研究啊!之前在山阳湖搁浅,我都想把船烧掉一半,幸亏您想出办法,救出全部船舰,而且几乎和我同时到达谯县。你之前每次陈述的建议,都符合我的心意。以后的讨贼计划,还请您多费心!”
[点评]
曹丕有生之年第三次伐吴,也是最后一次,就这么草草收场。曹丕前后花费7个多月的时间,开通运河(讨虏渠),调集十万兵马,千里跋涉,耗费钱粮无数,结果,就是到江边阅一下兵就完事了,这不是打仗,而是军事旅游,玩笑开得有点大!
曹丕找了个借口:“嗟乎!这长江是上天用来分隔南北的吧!”难道之前不知道长江的天堑作用吗?部下已经无数次提醒过了。农历10月份以后,有时因为天气寒冷,江边会结冰,这也是常识吧。可以说,除了调动兵马船只,其他战争准备都没有。长江虽说是天险,但不是不可逾越,中国历史上跨过长江的战例不在少数。问题不在长江,而在于曹丕选择的时机和自身的政治与军事素养。
曹丕错过了夷陵之战这个灭吴的大好时机,等到吴蜀两国再次携手时,以曹丕和魏国将帅的士气状态和军事素养,消灭孙权已经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曹丕心胸狭隘,是个小仇必报,有气必出的主儿。就因为孙权假投降欺骗了他,他就执意要打孙权,而且还很固执。这里猜测,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老爸曹操当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深深刺激了他,作为儿子,不服孙权,曹丕也想在军事上证明自己,可惜没有做到。所以说,攻打一个国家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凡事还是要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
非常有趣的是,罗贯中感觉曹丕三次伐吴,实在太无聊,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采取了合三为一的方式,把曹丕三次征吴的过程改编成为一个故事,即小说中的第六十八回“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说明】《资治通鉴》是编年史,为了突出“品鉴”,笔者从今天起,适当地打破编年,力求把一个事件连贯下来,另外,对一些无关大局的小事件忽略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