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来源:2019年4月15日微信公众号“笔记侠”之“说得多,不如说的对”。
老光《人人都需要的精准表达术》
1.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从小口吃,但他坚持苦练,让夫人监督自己的讲话,最终,彻底矫正口吃,成为著名演说家;
2.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早年间上台演讲,每每都是紧张发抖的状态。后来,他大量研究乔布斯的演讲,最终靠着一场场的演讲,打响了锤子手机的知名度。
上述可知:精准表达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练习学会。
问题
1.精准表达是什么?
2.如何做到精准表达?
精准表达是什么?
精准表达是指: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主次分明,张弛有度,把该说的说清楚,不重要和不该说的不说,让对方一听就懂。
通俗的说:表达是两个词,一个是表,一个是达。表是指能将自己的意愿表现出来,达是抵达到谈话对象的大脑,引起注意,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精准表达是在表达的基础上,表达方式易被接受,表达内容饱满,有理有据,无赘述。方式和内容都无懈可击。
举个例子:现在有场新品发布会,需要确定活动场所,你得征求上级的意见:
对话 1:
你:领导,我们要订哪?
上级:我怎么知道,你查查啊!领导可能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你心里也不是滋味。
对话2:
你:领导,我查了,我们可以去三个地方:XX会议中心、XX大酒店、XX会议厅,您看选哪个?
上级:都行啊!
此时的你是懵逼状态,这话相当于没说。
其实,正确的谈话方式应该是:
钩子:领导,我查了,根据咱的经费范围,目前有三家会议厅可以参考。
要点:我觉得第二家是最合适的。论证:第一家比较远,不方便客户前往,第二家跟第三家比,价格虽然高出500块钱,但是第二家有茶点供应,综合起来,还是第二家更划算。
征求行动:领导,你觉得呢?
如何做到精准表达?
㈠正确的倾听是精准表达的第一步。
倾听的三个阶段
第一是,我在听。
强调的是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是,你再说。
这时候,你的关注点投放到了对方身上,觉察到了对方说话中的侧重点,甚至观察到了说到某个地方,对方露出了笑容。
第三是,我们本来就在同一个频率上。
我们本来就是同频的。同频是个抽象情境,如何能表现出来并且让对方感知到呢?
五字箴言:模仿加共情。
共情,表面上共的是人,最终共的是事。
模仿:包括动作和语言的模仿。动作模仿即即有意识地、小幅度地模仿对方的动作。比如:对方翘着二郎腿,你就不必恭恭敬敬地点头哈腰,当然,也不必跷二郎腿,显得双方都在做自我保护。你可以把双脚微微地交叉。 语言的模仿:就是学会重复对方的最后一句话。比如你去见一个客户张总,见面的时候,他正在欣赏一副书法作品。见到你,第一句话是:这幅字遒劲有力,写得真好啊!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你说话。这时候,你不用觉得尴尬,也不用搜肠刮肚去找本身就没有的书法知识,不如顺着接一句,的确写得好!
㈡精准表达的关键——模型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套路。任何表达场合都有破解之道,都有套路可寻。
你想表达不满或提议,就用:事实+感受+需求+请求;
你想表扬或批评,就用:行为+感受+评价;
你想解决冲突,就用:事实+对比+问题;
举例:
你最近签了一个大客户,目前正在走合同流程。你怕夜长梦多,想尽快把合同签了。但三天过去了,财务部还没有审批完合同,而你已经催过两次了。于是,你火急火燎,想去财务室大吵一通。这样一闹,财务部可能会很快地给你办理,但更大的可能是激化矛盾,以不可开交收尾,更有可能,从此以后,销售部与财务部结下梁子,日后办事更不方便了。
其实这时候,你就可以运用解决冲突的套路:事实+对比+问题。
事实:王总监,你看,这个合同我已经提交3天了,当时我特地备注“紧急合同”,你也答应我尽快审核,但现在还没有审核完。
对比:我想跟你谈这个事,不是想追责,而是想询问一下,这个合同现在是哪一块还没过关,我们也好立即修正。
问题:可能财务上的条规我们也不太清楚,关于这个合同,如果还有疑问,我想我们可以尽快探讨一下,你看可以吗?
如果你这样一说的话,财务部肯定也不会生气,毕竟大家都是为公司办事,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