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龍(原创)
关于写作,我向来是把它放在神坛之上的,因为恐惧,我敬而远之。
当然,恐惧是有原因的。在我还小的时候,很不喜欢学习,感觉读书是个苦差事。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文章,我不会写。检查作业时,我没写,看着老师手拿一教棍向我的手劈来,我手一躲,打在了我的圆珠笔上,圆珠笔当场粉碎,吓得我浑身哆嗦。老师用严厉的眼光看着我,让我把手伸出来,一棍下去,手掌热辣辣的,立马通红,我那眼泪竟没出息的流了下来。
如果还有下次,就把我的家长叫过来,老师挥着自己手中的教棍,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着。当时我的脑海只有两个词:恐惧、害怕。
其实那一次老师就联系了我的奶奶,让我奶奶严格看管孩子。于是背成语、学造句、抄句子,就成了我放学回家必做的事情。
我内心是十分反抗的,但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小拳头敌不过木棍,只能举手投降。
他们以为,这样我的作文会提高。可是每到写作课,我心里仍然恐惧,作文不知如何开头,文章基本上都是凑字数完成的。
到了初中换了老师,每天最后一两节课,他要求写一篇文章。他说数量的积累肯定带来质量的飞跃。刚开始,我基本上是班上最后完成的一个人,老师都是以鼓励的态度,陪着我一起写完,然后批改。
经过很多次的写作之后,第一次尝到写作的甜头。那天下午,写了一篇《龟兔赛跑新编》。次日,老师带着春风般的笑容,当着全班的面,夸我文章写得真诚、文彩不错、角度新颖、遣词造句很生动,写活了每个动物的心理。还说我进步很大,带动全班给我鼓掌,那一刻我内心激动,差点哭了出来。
那一次我开心了好久,也正是那一次给了我写作的信心,我开始对写作的恐惧慢慢抽离,慢慢开始尝试写一些东西。
初二,老师收到通知,省里面要举行第六届青少年文化艺术书信比赛,选了三个人,而我就在其中。当时我心里又激动兴奋,又夹杂着一些恐惧和害怕。但在老师的鼓励之下,我还是鼓起了勇气,写了一篇关于青少年爱国的文章。那篇文章反复修改,在邮寄的当天晚上又改了一遍,最后定稿。
原以为会石沉大海,没想到成了全校唯一一个获市区三等奖的学生。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再次肯定了我,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自信渐渐占据我的心,恐惧慢慢消散不见。
高中,我的一篇《我的奶奶》,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老师评语:首尾呼应,感情真挚,懂得感恩。
到那时,我明白了奶奶对我的良苦用心。是写作,让我更加的认识到了自己。若不是从小奶奶监督我背成语、学造句、抄句子,可能我依然对写作充满恐惧。
前不久,写了一篇文《你说你受了原生家庭的伤,却一直逃不了父母的魔掌》,我在文中提到了自己一步一步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扰,慢慢成长的小故事,获得很多人的点赞和鼓励。
写作给了我宣泄情绪的出口,我想只有写的时候,才能迷失自我,只有不断写下去,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如今,我对写作的恐惧已然烟消云散。
但关于写作,我依然把它放在神坛之上的,因为它让我找到了诗和远方,我敬而远望之。
原创 :作者诚龍 (Zach king)
日期:201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