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觉醒之书》
作者:冈苍天心
成书时间:1904年
出版信息: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1版
对于日本,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何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两种似乎有着根本冲突的事物,却在日本的土地上,和谐共生着?
在源于西方的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东方的传统往往无法保全,究其原因,政治制度的改变,首当其冲。藉着启蒙运动席卷而来的民主、平等,与古老东方的皇权、秩序,有着本质上的冲突。
那么关于日本的疑问,就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为何没有成为被踢开的绊脚石,甚至被“误伤”的程度都很低?
我们试着从《觉醒之书》中找寻蛛丝马迹。
日本的政治现代化,始于“大政奉还”之后的“明治维新”。刚从幕府将军手中收回权力的明治天皇,在其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中,有一项便是推动全社会的权利平等化——只在名义上保留贵族、武士和平民之间的古典划分,废除了所有的阶级特权——“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120。
政策推出的动因之一,至少包括了书中所提及的:“人们的目标是将德川幕府社会生活中僵化的各个阶层熔合在一起以便全民族都能参与到明治维新这项光荣的事业中来”P121。
除了“平权”,“宪政”也在1890年前后,随着宪法的公布在日本被确立了下来。可以说,明治维新早期,国民大会、议会、法院等宪政性质的机关,是在国家最高管理者——天皇的主持之下,短时间内被建立起来的。
由此可见,也许正因为时机点的特殊,即便在没有汹涌民意推动的情况下,时隔七百年才刚收回权力,又是新登基的天皇,在执政初期便将民主、宪政等等这些现代政治制度,以自上而下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起来。封建体制下的旧的日本,相对平缓而又迅速地进入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新的日本。
权力的和平交接,政治制度的平稳过渡,这些都保证了传统文化的“安全”,先人们所创造的宗教、建筑、服饰、饮食、娱乐,等等各方面,其传统样貌,在日本社会得以保存。
完
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