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古典老师《跃迁》一书,看到了“系统思考”一节,在这一节中,有个小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古典老师说:系统会有层级,即从大到小的层级。如果小层级的任务无解,那么,就往上一个层级去找解决方法,如果上一层级没有解决办法,那就继续往上找,总有一层会找到方法的。古典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写文章包括以下层级:词语-句子-段落-主题。主题是最高一层,也是起始层,所有其他层级好与坏,即所谓的离不离题,切不切中要害都取决于它。所以,想要把文章写好,正常思路是——先解决起始层,这层解决了,下面的其他层才不会跑偏。
看到这儿,当头棒喝一般,我过去写文章很“勤奋”,但现在想想,我这只能算是出力不出工,为什么?因为我以前写文章,想到哪写到哪,从未先确定主题,确定框架。我写的很随性,但也很费时,其实总结下原因,问题还是出在——目标,即主题不清导致的。那么,主题性写作有什么好处呢?总结起来3点:
1、框架清晰,逻辑严谨;有了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的将是文章框架,这有点像盖房子,盖房子的道理谁都懂,不是有了砖,有了沙子,就开始往起堆,在这之前,必须先要有图纸,而图纸就是盖房子时,所遵循的整体框架,而有了这个框架,按照这个框架起楼,就会有目标,有步骤。写文章也是一样,想要文章脉路清晰,让读者一看就“经络分明”,那么“骨架”的作用肯定少不了,而如何搭建“骨架”?什么时候搭建“骨架”?这就体现了先要确定主题的重要性了。因为有了明确的主题,为了阐明主题,就要搭架构,这个架构就是文章的“骨架”。
2、提升速度,快速成文;因为主题明确,框架清晰,文章写作便有了抓手,这个主题就相当于“经纬”中的“经”,即树的主干。有了它,文章的段落和文字就相当于树枝和树叶,而树枝和树叶会自动地沿着主干生长,不可偏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框架搭好,文章方向有了,这会保证文章不跑偏,然后,接下来顺着主题框架填充内容就好了。这和主题框架不明相比,优势体现在:没有主体框架,你会一边润色句子和段落,一边想着后面写啥。但有了主题框架之后,你主要的精力将落在:用更简洁的句子把框架表达清楚即可,主题框架构建和句子润色分开,这样你就能保证精力集中,注意力聚焦。如此这般,文章的写作速度会大大加快,而且文章脉络也会很清晰。
3、以终为始,思维升级;是否先确定主题框架,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先不确定主题,这是从起点往后“推着”写,这叫摸着石头过河,写到哪算哪,想到啥写啥,这种写法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文章读来,你所表达意思婚论,不清晰。而先确定主题呢,则是以终点为目标,从起点“拉着”写,我想要表达啥,我已经确定了,这时我要添哪方面内容,方向是明确的,思路是清晰的。此时读者读起来,也会明确你主要想表达的意思。这种思考一旦形成,习惯便建立了,那么以后,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给人的感觉就是:思路清晰,有终有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1、有结论有证据;2、脉路清晰。
总结:透过古典老师的系统论,我发现了自己写文章时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路径,这种路径即上文所述。这种路径好处不言自明,正是“谁用谁知道”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