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洱
这天,我读完席慕蓉的一首《流动的月光》,就开始反思,我到底为什么读诗,什么时候开始读的,以后还会不会读下去?
小学,读诗是因为穷。时光倒退二十年,恰巧是我刚开始读诗的小学前。家里的藏书有限,都是关于种木耳练气功养甲鱼。能洗涤心灵的,除了《唐诗三百首》就是《道德经》。那是我老爸床头读物,玄之又玄,让人头晕脑胀。相比之下,唐诗的牧童,家书,秋风,明月,长江就有趣多了。还有似乎没完成的话藏在句子里,可我读不出来。
中学,读诗是因为心里有个少年。夏天的一场暴雨过后,街道迅速被灌木染绿,水泥马路白杨清爽斑驳。我趴在桌子上读散文诗,窗外知了叫着“伏天”。有人写,嘉峪关有雪祁连,月牙泉沙漠千年,他心里的人不在他身边。想到那个在画室素描的白衬衫,我心忽然一动。
大学,读诗是因为丑。学长忙着泡学妹,学姐忙着泡学长,我只有图书馆可以泡。那时候我一本一本的读到灯亮起。安慰自己,诗中自有黄金屋,诗中自有美少年。哎,长得丑就是励志啊。
现在,我依然坚持读诗,依然喜欢读诗,偶尔情绪上来也写写诗。有人说,诗歌矫情,诗人骚情。生活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嘛,诗歌又不能当饭吃。可柴米油盐酱醋后面不还有个茶?诗歌就是生活里的茶,缺少了它,生活的日升月落,来来去去都少了点滋味,灵魂孤独的像狗找不到方向。那时候我无法坚强,无法流浪。
希望有一天,我不幸穷困潦倒,还能拥有诗。那时候,我会用一张纸,一只铅笔,诚恳的记录下风的颜色和我的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