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板和公司的角度而言,996在逻辑上其实不是什么问题,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生存,就要比同业更加努力,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这样才有更多机会胜出。但是,以下真相需要各位老板和HR心里有数:
1、要求公司每个成员都996,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也是风险很高的事情,常常得不偿失。无论企业有多少条合理理由,毕竟还有一个劳动法在,996,特别是没有加班费的996,是要面临相当大的法律风险的,风险即成本。即便与员工签署书面协议(让员工“自愿”放弃加班工资和补偿),并不能必然地取消996面临的法律风险。
2、996是过程,不是目的。不是说过程管理不重要,而是说,评估996应该主要看效果,而不是看996表象本身。
3、以激情、情怀、梦想包装出来的996,不是对每一个员工都有效的,每个人的职业需求和动机都不大一样,情怀与梦想永远只适合于一部分员工,适合于那些精神需求相对强一些、愿意做延迟满足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往往只是一小部分人。
4、强势的企业老板,往往会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受,自己认为的理所当然,施加到自己公司的每个员工身上,落实到公司的制度层面,这样做有一厢情愿的风险,与现实有距离,也会增加管理成本。
5、由于955的锚定效应,长期996会在对比中产生心理疲惫,特别是当工作进展有限,进退维谷的时候,996的心理疲惫效应会加倍放大,对团队士气也会有不利的影响。
下面,我给出一个人力资源分级模型,按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工时模式,供参考:
第一级,可以成为合伙人的成员,总量控制在百分之一左右,贵精不贵多,宁缺毋滥。进去这个层级的人需要达成默契,为了现在的事业,需要舍家舍业,996根本不算个事儿,007是标配,全身心投入。当然,如何做利益分配必须提前落实清楚,最好有协议。
特征:可以独当一面的、配合默契的牛人,三观相近,能力和价值形成互补合力。
第二级,整个业务倚重的高价值岗位,这种岗位最好是老板、CEO直接挑选出来的人,这种岗位很关键,专业性强。现在许多老板也想明白了,敢在这个层级砸重金下本儿来笼络人才。我们说的996其实重点要放在这个层级。总量控制在10~20%
第三层,有相当的能力,对公司和业务也有相当的价值,但是三观不和或者人品不行,契合度不高,属于可以有限合作,但需要限制使用的范围。和他们聊996,基本上也是与虎谋皮,开始把利益谈清楚,达到目标各自一拍两散,不留后患。对这个层面的员工,是否上班打卡其实并不重要,重点考核结果才是关键。
常见于自带大客户的业内资深销售人员,会搞关系,但是想笼络住他们,情怀梦想显然无效,一把一个利索是基本的招数。
第四层,最一般的小白层面,也是360周鸿祎想要干掉的小白兔的层面。价值有限,但是数量庞大,在职场中遇到最多的就是小白兔(老油条),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对于小白兔普遍实行996,甚至不带加班费的996,肯定不行,他们缺乏内驱力,对梦想和情怀无感,他们就是在打工挣钱。
这个层面的基本策略是:把这个层面的工作,在充分考虑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能外包就外包,对这个层面的工作成果,也不必报以过高的期望,控制住成本,守住底线即可。
另外,还有一群人也不应该忽视,就是尚不确定能向哪个层面转化 的员工,比如有相当的资历和能力,但没有表现出倾向性,一时还无法替代的员工;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有培养潜力,可塑性强;这需要直接主管和HR单独花时间精力加以甄别和筛选,单独分析评估他们的岗位匹配程度和工作价值;对这部分员工,996是测试和筛选的手段之一,把对企业有价值的人才向第二级引导。
这个模型,可以作为公司日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工具之一,以实现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佳位置。
长期996不如变换目标的短期冲刺效果显著。
长期的、制度化的996,如果的确是业务需要,应向倒班补休的用工制度过渡,不仅仅是规避法律风险,也是为了避免整个团队陷入为加班而加班的钝感状态,同时也可控制人力成本。
从HR的业务角度而言,996只是简单延长工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强化工作内容的分析和评估,动态优化岗位和工作内容,提升工时效率才是王道。
在广大中小企业中,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其实并不高,工作分析,岗位职责评估和动态调整基本上落实不到位,岗位说明书写出来就至少管一年,考核标准亦是如此,没有贴近业务变化本身做动态调整,同样的,工时管理也是偏于僵化,忙起来只会简单延长工时,许多内部问题和矛盾就是这样积累下来的。
好,总结一下:
1 长期996只适用于合伙人层级和给够了钱的关键岗位层级。
2 如果业务需要整个团队长期实行996,应考虑向轮班倒休制度过渡。
3 劳动法是工时管理的红线,不可掉以轻心。
4 设置冲刺性目标进行短促突击,比长期执行制度性996效果更好。
5 从工作分析和岗位职责评估中挖掘潜力,部分对冲996带来的消极影响。
6 对于占总人数80%的小白兔肯定不适合长期执行996,即便执行996效果也不会好。
7 可以把996作为人才筛选机制之一,用来发掘内部合用的、可以长期雇佣的专业人才。
8 延长工时不一定是最佳策略,随时调整岗位和工作内容,外包服务都是备选项。
——————————————————
这是007习作的第2篇,20190428。
今天先聊到这里,我是Kevin.Stewart,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