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Daya-Jin/ML_for_learner/blob/master/cluster/KMeans.ipynb
原博客:https://daya-jin.github.io/2018/09/22/KMeans/
算法概述
K-Means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分类算法,假设有无标签数据集:
该算法的任务是将数据集聚类成个簇,最小化损失函数为:
其中为簇的中心点:
要找到以上问题的最优解需要遍历所有可能的簇划分,K-Mmeans算法使用贪心策略求得一个近似解,具体步骤如下:
- 在样本中随机选取个样本点充当各个簇的中心点
- 计算所有样本点与各个簇中心之间的距离,然后把样本点划入最近的簇中
- 根据簇中已有的样本点,重新计算簇中心
- 重复2、3
改进
K-means算法得到的聚类结果严重依赖与初始簇中心的选择,如果初始簇中心选择不好,就会陷入局部最优解,如下图:
避免这种情况的简单方法是重复多次运行K-means算法,然后取一个平均结果。
另一种更精妙的方法是K-means++,它改进了K-means算法初始中心点的选取,改进后的选取流程如下:
- 在数据集中随机选取一个样本点作为第一个簇中心
- 计算剩余样本点与所有簇中心的最短距离,令为,某样本点被选为下一个簇中心的概率为
- 重复2直到选出个簇中心
可以看出K-means++算法的思想很简单明了,初始簇中心之间的距离应该越大越好。
标签数据
K-means算法还可用于带标签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K-means会对每一个类别做单独的聚类。如某数据集可分为个类别,那么K-means算法会将每一个类别看做是一个单独的数据集进行聚类操作。但是在不同类的数据有重叠的情况下,类内的聚类簇也会出现重叠现象,这是因为不同类之间的内部聚类是完全独立的,这样就造成类边界处的点极易被误分。下图就是对有三个类别(绿、黄、蓝)的数据做5-means聚类,黑圆点表示的是类内簇中心,紫色虚线表示的是贝叶斯分类边界。
为了改进K-means在有标签数据及上的表现,有一种算法叫学习矢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能够利用标签信息来辅助聚类。核心思想是同类别的样本点会吸引簇中心,而不同类别的样本点会排斥簇中心,具体算法如下所示:
- 在每一个类别中都随机选取个簇中心:, , , ,
- 在所有数据中有放回地随机选取一个样本点,在所有簇中心中计算找出与最近的簇中心,按照如下规则来移动簇中心:
- 如果与同类,则将往的方向移动:
- 如果与异类,则将往的反方向移动:
- 重复2直到各簇中心不再变化或满足某种条件
LVQ算法中的为学习率,它会随着迭代次数而衰减至0。在同样的数据上应用LVQ的聚类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