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的学习内容是:
“奖惩式”沟通方式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说心里话,没学习之前,我一直认习奖惩式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以前真的是经常会用,现在看来,真的是无知者无谓。
那么奖惩式沟通的伤害有哪些呢?
首先是 “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这个在孩子小的时候用的较多。如这次考试考多少名,就带你去哪儿玩或者买什么喜欢的东西。其实现在很多的父母仍然用这种方法。好多人就习惯了,说“难道 不应该奖励吗?”“难道孩子做对的事不应该奖励吗?”“孩子今年考了第一名,难道不应该 带他去旅游吗?”
因为我跟你旅游是我的需要,我喜欢你,愿意跟你一块旅游,所以不管你考第几,一定都会去 旅游,这两件事没关系。
那如果你能够考得好,咱们可以开开心心的去旅游,你的内心会更加愉快。因为我们要看到的是,学习成绩好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而不是有一个交换的东西。
奖惩式沟通破坏了对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会让对方觉得你并没有无条件的爱他。所以我们说如果一个父母或者一个领导,经常喜欢用奖惩的方法来跟对方沟通。你和他之间有 没有无条件的爱呢?
奖惩式沟通鼓励对方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去努力,而不是遵从自己的内在价值去行动 ·
奖惩式沟通剥夺了对方与你合作的快乐和愿望 。
看到这儿,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这么多年并没有体会到工作的真正乐趣。因为不能出差错,一旦出错即扣钱很厉害,所以工作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导致我和同事们都有些强迫症,对数字反复核对,有的时候到家了,突然会想起来有个数字好像不对,又急急的赶到单位,重新检查数据确保正确,才能放心。单位用奖惩的手段固然也是为了职工增加责任心,尽量避免出错。但是这样的奖惩也让员工在工作中不容易有快乐。
在这种情况下,你绝对不会努力的成为一个最棒的工作者。因为你的想法是能对付过去就行,不扣奖金就行。
如果一个人做事找不到来自内心的价值和动力,那么工作就无幸福可言,那只是一种交换。
奖惩式沟通剥夺了对方与你合作的快乐和愿望 。
沟通的目的是尊重和合作,怎么样的合作是好的合作?开开心心的,愉快的,能够 达成共赢的,让对方觉得跟你合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这种沟通对于夫妻关系也是非常关健的。有一天遇到我一朋友,非常意外的得知她离婚了。原因是无法沟通,朋友说无论你和他说什么事,他总是一付爱理不理,或者无关痛痒的说几句,你根本就得不到他的关心。当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会变得敏感易怒。就是因为她长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她需要被关爱, 她需要被倾听,她需要被人理解,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认可,接受她此刻存在的状态。一个人 如果不接受自己此刻存在的状态,她内心就会失衡。任何一个小小的导火索都会导致它敏感、 易怒、爆发。最后导致离婚。
所以有时候当我们自己易怒的时候,不要批评自己,不要责怪自己。应该爱自己, 觉察自己,去感受到自己此刻的状态。 即学会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