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里女儿和母亲分别演奏了这首奏鸣曲,琴声在两个人的表达中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一部想要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亲人间的距离和误解,这个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矛盾状态也从这里开始了。
电影里的母亲是一个身负盛名的钢琴家,弹奏肖邦《a小调第二前奏曲》,钢琴声熟练而又不失水准,音乐的感染力令人动容。同样的音乐,已经长成大人的女儿弹得稚嫩生涩,听起来是那般的无力。隐藏在音乐里的情绪与电影人物的关系瞬间被展现得清晰直白。就如《秋天奏鸣曲》的秋色已经临近冬天的感觉,想要表达的爱被撕扯,真实复杂的情感冷峻地摆在了观众面前。
这首《a 小调第二前奏曲》正是肖邦从古典到浪漫的代表作品。乐曲看似平静的背后,抒发着作曲家内心的压抑和伤感,华沙起义被镇压,满腔的爱国情怀透过音乐的和声语言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混合。这是典型的肖邦风格,就这首前奏曲而言复杂多变的调性布局是这首曲子的特点。
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电影选择了这首音乐,音乐解析了这部电影。
我想英格曼选择这首奏鸣曲是有象征意指的,一个人过于在意自己的工作,疏远甚至抛弃家庭,一方面找各种自我宽慰的借口,另一面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愧疚折磨着自己。
在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敏感甚至有残疾的孩子内心深处的希望与失望,无助与怨怼几乎无法逾越。《秋天奏鸣曲》中的母亲与孩子,并非常见的歌颂母爱的电影,却从一个人们很少提起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人内心的自私与脆弱,不安与烦躁。母亲再次离开了。母女无法达成和解。据说导演曾经想以母女彼此谅解收尾,女儿“给予母亲新生的想法因难度过高而放弃。”
影片中无法沟通的瘫痪女儿,象征着母女之间彼此的缺憾。双方互为渴求,而又不能包容,如同不协和和弦,没有答案,电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