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类文明的进程,本身就是一部面对天灾人祸的斗争史。
截止今天,在世纪之交的这前后近50年中,人类遭遇到了瘟疫的集中爆发期。
从埃博拉疫情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你会看到最后所有的传播源头都指向了蝙蝠,但这,真的就是蝙蝠的错吗?我们来简单一一梳理一下。
1.埃博拉病毒
起源于非洲,因当地人食用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果蝠(蝙蝠的一个种类)而导致感染,起病急,致死率高,传播快,范围广,死者最后都是七窍流血而死,死状极为恐怖。
在非洲,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在不发达地区,野生动物就成了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之一,除了被国家保护的动物以外,其它的像鼠类,蛇类,野猪,猩猩,蝙蝠等,凡是能捕杀的基本上都被当地人用来交易并食用了。这在当地统一被称作“丛林肉”。
2.尼帕病毒
起源于马来西亚的尼帕村,经研究,推测是是人类食用了经果蝠感染后的猪肉导致病毒爆发,但在东南亚,尤其是帕劳一带,至今还盛行着一种,号称“世界十大恐怖汤”之一的,名叫“水果蝠兽汤”。
就是把整只蝙蝠放入椰汁中,加入各种水果、香料炖制而成。
3.SARS病毒
2002年12月起源中国广东河源,起因是人们食用果子狸感染并爆发,后经溯源调查,果子狸只是中间宿主,其源头是叫中华菊头蝠的一种蝙蝠。
4.MERS病毒
2012年起源自沙特阿拉伯,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确诊超过2800多例,死亡800多人。起因也是人类食用了受过蝙蝠污染过的骆驼奶而导致病发。
综合这几起疫情,算上今年的疫情,好像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蝙蝠,不管是直接食用还是通过中间宿主也好,携带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蝙蝠,还是那句话,这是蝙蝠的错吗?
02
恐惧来自于未知,只有加深了解才能减少恐惧。
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翼手目,是世界上数量仅次于啮齿目(鼠类)的第二大动物种群,也是唯一会飞翔的哺乳动物,下分19科185属961种,分布于除南北极和大洋中极少数荒岛外的所有地方,以热带和亚热带居多。生活习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
从侏罗纪时期进化至今,蝙蝠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8800多万年,相对于人类的500万年,这叫恐龙......情何以堪。
也许正是因为时间久远,好多自然界的病毒,选择了蝙蝠作为天然宿主,这也是进化的结果,是不以蝙蝠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据科学家研究,在蝙蝠身上发现了超过100多种病毒,人们感染的多种致命病毒都在蝙蝠身上有发现。
你会想,蝙蝠身上这么多病毒,它怎么会安然无恙?这得益于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蝙蝠已经在与病毒的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防御机制,比如体温保持在40度以上、DNA损伤修复能力、防感染机制等等,所以同样是哺乳动物,人要是体温保持在40度以上,早就烧糊涂了。
说到这,你就知道不是蝙蝠选择了病毒(它也看不见病毒),而是病毒选择了蝙蝠。下面咱再来说说病毒
03
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自从地球有了生命,它就存在了。区别于动物界和植物界,和细菌一样,无法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某类宿主身上,才能靠自我繁殖存活。
拿这几次重大疫情来讲,除了埃博拉病毒是线性的,其它三种包括今年的,都属于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CoVs),因形似皇冠而得名,是一类具有囊膜的单链RNA病毒,也是目前已知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
在人身上一共发现了7种冠状病毒,除了SARS(非典)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算上今年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剩下的四种都是普通的感冒冠状病毒。
传播途径:
天然宿主(蝙蝠)>中间宿主(野生动物)>人际传播
感染后的初期症状:
预防措施:禁吃野生动物是第一道防线。发生疫情后最主要的是隔离,避免飞沫空气传播和近距离接触。
咳嗽和喷嚏(飞沫)的最远传播距离,可以达到十米以上。
04
俗话说“病从口入”,综合这几次的重大疫情,显而易见,基本上都是吃野味吃出来的。在上世纪以及更远的时期,蝙蝠一直与人类保持距离,和谐共存。在此呼吁大家,远离野味,不要因追求新鲜刺激,而做出危害公共生命安全的事来。
地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请大家共同守护!
破坏生态平衡,终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
参考资料来源:综合网络报道及人民日报、中纪委网站、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及网络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删。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