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追求光明是艾青毕生的奋斗目标。艾青通过太阳的意象,表现了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对于光明和未来的追求和奋斗,它象征着光明、理想和希望。
《太阳》是诗人1937年写的。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伟大的变革,一方面是国民党反动派守旧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使中国处于战争、杀戮、黑暗和死亡之中,一方面是革命者和劳苦大众,他们要打碎旧世界,建立光明自由的新世界,诗人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黑暗笼罩下涌动的潜流,这股潜流以不可阻挡的恢弘气势滚滚而来。
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必然到来。太阳的到来,万物复苏,一派生气。让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这希望虽然遥远,从远古的墓茔、黑暗的年代、死亡的边缘而来,但它以势不可挡的气势,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一般向我滚来。它使生命呼吸、高树舞蹈、河流狂歌、冬虫转动,群众、城市张开双臂,热烈召唤它。诗人也获得了新生,“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诗人激动万分,他把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湖畔,他确信太阳必将给人类带来新生和希望,不屈的人民必将创造一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
《向太阳》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武汉当时作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镇,正轰轰烈烈地掀起保卫大武汉的群众性活动,艾青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显示着民族觉醒和战斗决心的现实世界。
昨天的国土,犹如病院,凄惨的生命、痛苦的呻吟、阴暗低沉,我为人类的命运而悲,但我看到了黎明,看到了希望,我拖着疲劳的身躯,为了拯救民族的危难和命运与千千万万祖国的儿女们奔走抗争。
日出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这是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日出,它比所有的日出更美丽。在太阳的照耀下,曾经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绽开了幸福的笑容。艾青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歌颂了受伤的战士高大的形象,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还有为战争奔走呼号背着募捐袋的少女,为国家为抗战流着汗加紧劳动的工人,广场上操练的士兵。他们为推翻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精神振奋,充满激情,时刻保持着战斗的行进的姿态,艾青作为一个为拯救中国深重苦难而奔波的诗人,怎不为他们热烈高歌?
为迎接日出,诗人从伤痛中站起来,走上街头,走到战斗者的行列中,和他们一起投入到拯救民族拯救新中国的战斗中。太阳是诗人的灵魂,诗人流着泪赞美日出,他被太阳强烈的光芒所振奋,为了光明,为了新生,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一个爱国诗人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形象永远鼓舞着人们奋勇向前。 20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