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医书《免疫类方》,指的是“免除疫疠”。中医学的免疫思想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 中就已有论述,《素问·刺法论》指出: 五疫之至不相染者,是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为了提高全民自身免疫力,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特拟此春季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方,并就药方组成及方解、使用等进行详细说明。
【组成】
黄芪12克,防风9克,白术9克,藿香9克,金银花12克,白芍12克,百合12克,板蓝根12克,徐长卿9克,大枣3枚(9克)。
【用法用量】
以上药物水煎服或使用“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混合,加热水溶化后冲服。一日一剂,每日两次,连服7天。
【方解】
一、风为春天之主气,最易侵袭人体肌表,方中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
二、白术苦甘温,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
三、春气通肝,肝主疏泄,所以春季是各类精神疾病的多发期,从西医来看由于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正常人的情绪波动较快,所以用白芍养阴柔肝,防止肝气过旺,与白术共为臣药;
四、藿香辛温,芳香化浊和胃;金银花甘寒,疏风清热解毒;板蓝根苦寒,清热解毒凉血;百合甘寒,养阴润肺安神;兼顾卫气营血,且和胃以顾后天,清新以安神志;
五、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六、风淫于外,多发鼻塞、痒疹,所以春天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故用徐长卿祛风止痒,抗过敏;
七、大枣甘温,健脾保肝,养血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力,共为佐使;
全方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效,可以提高人体正气,防止一些呼吸道疾病、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以及一些精神情志类疾病等春季多发病种。
国医大师李佃贵简介
李佃贵教授,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河北省胃肠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慢性胃炎)重点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