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爱奇艺里看了一部动画片《狮子王》。该片讲述了小狮子王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经历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最后终于成为了森林之王的故事。电影情节并不是特别曲折,但我感觉导演是深谙《道德经》的。
木法沙作为森林之王,他爱他辖区内所有的动植物,他知道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所以他把这些大道讲给他的孩子——小狮子辛巴,因为他知道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循环,每个特定的生命都有自己应有的位置。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告诉辛巴,森林王国里的一切并不归某个个人所拥有,有些统治者只想着占有和夺取,作为森林之王,森林王国的平衡需要“王”来守护,真正的国王应该时刻思考如何做出贡献。
导演借木法沙之口,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道法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生活在春秋乱世,周王朝衰落,各诸侯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发动战乱,扩大疆域,致使生灵涂炭。老子给关令尹喜留下的五千余字的《道德经》,是否寄希望圣人之治的“圣人”,或许是有道的统治者(有的老师就认为道德经就是讲给统治者的),能做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样的话,整个社会是不是就返璞归真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其实大道是相通的。大道也不分国界,所以这部1994年拍的电影,当时看,我只看到电影画面的内容,而此时看,能领悟到更多更深的内涵。
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另外,电影里歌曲也紧紧围绕主题,不仅旋律悦耳,歌词“天地,生命无穷力量……气氛如此宁静,整个世界如完美的和弦,跟万物在共鸣……”,细品之,犹如口嚼橄榄,余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