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未来简史》的人,可能会注意到里面说过人的“算法”。其实说简单了,无非就是个人在复杂场景下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型。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这个名词出现的非常高频。而在职场中,“算法”的优劣也无非就是一句简单的“会办事和不会办事”。
10年前的我,28岁,部委副科级,月收入5000,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岗位上踌躇满志但又不甘心就此一辈子。
10年后的我,38岁,顶级VC,收入有几十倍增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
帮助我实现这步跨域的,是我打造了自己的闭环:打造个人能力模型—应用—优化—再次优化。
这个过程的起点,就是打造自己的能力模型,也就是搭建自己第一个“算法”。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你会发现人生的边际可以有极大超过想象的拓展可能性,就好像爬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你看到了一片更为开阔的草原。
这里有两个方法论分享给你:
镜子法
邀请10位认识但又不熟悉你的朋友,进行1对1的对话,并且记录他们对你性格、职业、优缺点的评价。然后,你把他们的观点收集和梳理出来,特别是要归纳他们对你的一些共性评价和判断。
我把这些人的反馈比喻为“镜子”。
大部分时候,人是缺乏自我认知和定位的能力的。例如,高考结束了不知道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大学毕业了不知道应该考研还是工作,在三四线城市的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北漂。
所以,你需要这群认识你但又不熟悉你的人,来当你的“镜子”。他们对你的第一判断是最为真实的,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最终聚焦为几个共同的点。
这些点里,包括了你的性格特点、优劣势,还有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把这些要素串在一起,你不仅能看到很多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能揭示你最底层的一些东西。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准备离开体制的时候,找了二十几位朋友聊天,最终从他们眼里看到自己善于沟通、喜欢协调和有好奇心的特点,也帮助我找到了互联网巨头的工作。
回溯法
中年危机、职业倦怠,似乎被自媒体渲染的过分严重了,毕竟向中年人贩卖焦虑这门生意最终也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究竟需要什么。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有体制内的朋友,有同事、有老乡、还有朋友。
而这个问题,也恰恰是别人最无法帮助你的地方,因为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答案,而别人的答案都不可能适用于你。所以,“道理都懂,但终究还是过不好人生”。
我进入VC以后,学到了一个理论,叫“时光机理论”。就是拿已经成熟的公司、商业模式,去寻找更早期市场中类似的项目。
我想了想,这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回溯法”。
如果说“镜子法”决定了你算法的参数,那“回溯法”则决定了这个算法的规则起点。
请你设想,在一切如你所愿的情况下,未来5年、10年甚至你职业生涯终局的情景。
然后往回看,仔细分析你实现每一步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人、资源、条件。
再像拼积木一样把这些要素弥补上去。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调整预期,但始终要保持比自己所能满意的结果再好一些的目标设定。
经过若干次优化调整后,你将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