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刘邦出身寒门,家境贪穷, 而且还是一个好色的地痞流氓。作为中国历史第一位逆袭成功的屌丝皇帝,刘邦用自身的实例证明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口号的科学性。
与刘邦相反,项羽则是很高贵的,他的爷爷就是楚国著名的武将项燕。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力。一个是英雄一个是无赖,一个是贵族一个是流氓。从常理看,胜负已定,然而未必。
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各地方豪杰一哄而起,云集响应,“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夺县自立成为一时之时髦,刘邦所在的沛县也不例外。
然而杀死沛县县令以后,立谁为主却成了问题。依地位、资历、人脉、威望,似乎应该立萧何或曹参。萧何是沛县狱掾,曹参是沛县主吏,而刘邦只是亭长,秦朝的体制,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则亭长比村长高半级,比乡长低半级的小史。太史为为刘邦作传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好酒及色”。那时他整天不过是在到处闲逛,或在酒店里和一些同样不三不四的男女吃吃喝喝,打情骂俏,其实是个混混。
然而,萧曹两人都是文吏,比较胆小怕事,心想这领头造反弄不好可是杀头灭族的罪,还是让那天不怕地不怕的痞儿无赖刘邦去干为好。万一事败,咱充其量不过是个“胁从”,当不了“首恶”。由是之故,刘邦这才当了个沛公。
这件事看起来偶然,其实有着必然。
在中国历史上,夺帝位者不外两种人。一种是豪族,如随朝杨坚、唐朝李世民。一种是流氓,如汉朝刘邦、明朝朱元璋。没有文人的份。
文人既不敢起这个心,也没那个力,更没有那个胆。即便参加造反起义,也只能攀龙附凤,跟在豪族或流氓的屁股后面,当个军师,做个幕僚,出点主意,使点计谋,断然是当不了领袖。
所以楚汉双方的首领,只能是豪族项羽和流氓刘邦,不会是萧何、曹参,也不会是范增、张良等人。
文人为什么当不了造反皇帝呢?因为造反起义,争夺地位,说穿了,是一场豪赌,非有天大的胆子不可。这个胆子,又与本钱有关。本钱特大的豪门敢赌,一无所有的流氓也敢赌。
豪族敢赌,是因为本钱大,输得起,即使输了仍有本钱再赌。
流氓敢赌,则是因为没本钱,输不怕。不就是失败了没好果子吃吗?自己本来就没吃过好果子。
《水浒传》里写吴用策动阮氏三雄造反,阮小七便说:“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因此,但凡有此类机会,真正一无所有的流氓无产者都是像干柴一样一点就着的。干吗不去?不去白不去。
文人可就要三思而行了。文人都是聪明人,而聪明人从来就成不了大气候。聪明人遇到事情,往往想法比较多,想得也比较细。等他前前后后都想妥帖了,没准机会也过去了。
即便机会没过去,他们也多半不会干。因为文人也是有本钱的人。这本钱比豪族少,比流氓多,不多不少,很是尴尬。
他们多半有些薄产,有些家小,混一混,熬一熬,也许能混个士绅。再不济,也能混个温饱。要他们拿这一点小本钱去豪赌一把,舍不得也豁不出去。
流氓就不会想那么多。流氓没有什么,却有胆量。而且,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只有胆量,且胆量特别大。
他们没有家财,不怕破产;没有职务,不怕罢官;没有地位,不怕丢人;没有知识,不怕说错话。那他们还怕什么?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刘邦在大事大非面前敢独断,不黏糊,是因为他没文化,好就好在他没文化,做事不瞻前顾后,有流氓习气,处理大事,就象他赌博一样,敢下赌注,赢得大好机遇。“我是流氓,我怕谁?”刘邦当时大约就是这种流氓无赖的心态,最终当上了皇帝。
附:《史记》中奠定刘邦“无赖”这一形象特点的,主要有三件事或者说三次描写:一、“好酒及色”;二、在逃跑途中,不止一次地把孝惠和鲁元推下车;三、在项羽要烹太公时,谈笑自若,不以为意,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要“幸分我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