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一到腊月时间就像是要进入倒计时,一天天过的好快。从腊月初一上贡开始,鞭炮声是此起彼伏,响声不断。到了腊八喝完腊八粥,孩子们就开始计算着还要多少天过年了。这时大人们会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无论何时,最热切盼望新年的就是孩子了。因为新年到,新年到,买新衣,戴新帽。女孩要花,儿要炮。对孩子们来说,新年不仅有新衣服穿,还有平时见不到的鸡鸭鱼肉,水果糖块。还有爸爸妈妈给每个人准备的崭新的纸币。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年的春节都是妈妈带着我们姐弟五人在老家渡过的。因为爸爸远在四川省渡囗市工作,每年39天的探亲假都安排在麦收季节,因此全家七囗人在一起几乎没过一个团圆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就数1981年的春节了,因为在那年的春节爸爸终于调回老家县城工作了,而大姐姐却已经结婚了,虽然少了大姐一个。可对我们来说也而算是难得的一个团圆年了。记得刚进腊月妈妈就让二姐三姐领着我把家里所有的玻璃门窗擦的干干净净,亮洁如新。桌椅板凳,家具灶台也里里外外擦洗一遍。因为住在农村,要过年摊煎饼的.没到腊月二十,妈妈和两个姐姐摊了大半天的小麦和地瓜玉米煎饼。
到了腊月二十三,要扫屋除尘,打发灶王爷升天。因为我和弟弟不会干活,所以对此事一无所知。到了二十五六,就开始过油炸酥菜了,就是把土豆,萝卜把用面粉包起来放油锅炸,还有炸鲤鱼带鱼啥的。炸出满满一大筐,啥时想吃用青菜一烩,香喷喷的能吃一大碗。再过两天就要准备水饺馅了,有荤素两种。买上一大块带膘的猪肉切碎和芹莱或萝卜调一起拌均匀,就等到三十晚上包水饺了。
爸爸是腊月二十六到家的,也没休息就开写春联。因为好多邻居知道了爸爸回来过年的消息,都纷纷送来对纸让爸爸帮忙写春联。弟弟则在一旁砚墨,晾晒。从早到晚忙的不己乐乎。看到弟弟脸上被墨汁印的象小花猫,我们全家笑声一片。
待把春联写完以后,爸爸又让妈妈买了各种颜色的纸开始扎灯笼。因还有两天到除夕了,只扎了一只宫灯和一只绣球灯。等到三十把对联贴完,两只灯笼往门两旁一挂,引来好人驻足观看。我和弟弟忙招呼孩子们来我家里看爸爸放礼花,有天女散花,小蜜蜂和小飞机还有三响,二踢脚。
孩子们兴奋的欢呼雀跃。因为在当时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哪里见过这些呀?从这可以看出爸爸是十分高兴。为庆祝调回家乡工作终于结束十几年的两地生活。破费一点也值得。等到妈妈把丰盛的年夜饭端上桌时,爸爸饮酒后即兴作诗一首,可惜前三句我没记住,只记得最后一句是身倚芭蕉思故乡。那时候电视还没有,更不用说看春晚了。可那热气腾腾的饭菜,玻璃窗上的窗花,爸爸亲手写的春联,门口两端悬挂的大红灯笼,以及满院炸开的花炮纸屑,己形成一副永久的画面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样丰满诱人的年味宛如一坛陈年美洒,愈久弥香,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