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新人,读完这本书后受到启发,倒数了5秒,决定将一些想法分享出来,用来相互交流提高)
《5秒法则》作者是梅尔·罗宾斯,全美至为追捧的励志演说家(封面这么写的,我对演说没那么感兴趣,所以不知道= =),她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为了将自己从“习惯闭环”中拉出来而创立的一种方法。
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是封面“简单粗暴克服拖延症,夺回度你自己的控制权”这句话。对于一个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懒人来说,我确实很想知道自己的控制权到底在什么地方!而且《5秒法则》顾名思义,我也很好奇它是怎样的一种方法,而作者是怎么把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几个字写成一本书的(或者只是一堆鸡汤,告诉你你要努力啊!别被拖延耽误了)。事实证明,书里确实是有一堆鸡汤,还占了大半篇幅,但是跟她的方法搭配起来,我居然喝下去了,还挺香。
为什么5秒法则会产生作用?
全书出现最多的除了例子,就是5、4、3、2、1,行动。这看似很简单的倒数,却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这就是5秒法则(这不算剧透,它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可能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跟朋友说好每周去健身几天,可时间到了却因为工作太累不去了;在活动策划中,由于担心别人的看法而不敢提出意见;知道自己再看电视剧,明早会起不来床,还要跟自己说,再五分钟再五分钟。其实我们的内心都清楚自己想要干嘛该怎么做,或者说应该怎么做,但我们的大脑在碰到事情后,会阻挠我们行动,让自己待在舒适区。在书里曾不只一次提到,大脑是行动的敌人,我们想得越多,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这5秒的时间,其实就是在阻断大脑想法对行为的支配,进而直接行动起来。
我觉得这种歧视大脑的说法有点过分了,因为这可能也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为的是提供给机体一个舒适的环境。试想一下新生儿和幼龄儿童,他们想干嘛就干嘛,可有什么犹豫?如果家长没有加以管教,犹豫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对的,加以管教,那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为什么会犹豫那就很容易理解了,是我们的记忆在告诉我们:上班后很累要好好休息,再去健身房会难受的;别随便发言,说得不好会被同事嘲笑的;再多睡一会,不然起床又要开始艰辛的一天了。这一切不都是自己以往的经验告诉自己,给自己放纵的借口嘛!
5秒法则其实就是将自己最后放纵的期限缩短成了5秒,在倒数结束后就去执行应该做的事。法则,实则是给自己确立的行为规范,既然都已经有具体的行为规范了,那在遇到有些事情的时候自己就能迅速抉择并采取行动。
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使用这个法则?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并不能很快地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就是拖延所带来的,这就像一个公式给了你,你只有在类似的题目里面能运用得上,灵活地变个花样出题,你就解不出来了。个人觉得,5秒法则适用于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而在拖延着不做的情况下,比如:身体越来越差,只有下班能锻炼,却又因为很累而不愿意去时。我们是知道自己需要运动,也认为自己应该运动的,而不运动的舒服在诱惑着自己,这时候5秒法则可以发挥作用。而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需要用到5秒法则,比如在周末的早晨,我们在没有赶班车的压力下,5秒法则还适用吗?这可不一定,因为我们不用急着起床,没有事情的驱使,可以用周末来调节工作一周的疲惫。
这时候书中的例子就像是例题一样,告诉你什么情况下有人怎么用,可以说是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社交、工作等等。这不仅能帮助想改变的读者快速确定事情的性质,还给人增加做事的信心。当然,作者在书中也说了,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拖延,也有有效性的拖延,如创意等。
给自己的行动一个推手
书中让我最喜欢的并不是方法和例子,而是作者直击了拖延的痛点。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想法?看着校园歌手赛的选手进行对决,自己在台下想:我要是上去了肯定比他们唱得好;当发现项目有问题时不敢出声,而别人指出来的时候,又很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我也发现了,只是没说而已。那我们为什么不做呢?真的是因为懒吗?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我们会拖延其实是一种畏怯,而大脑又想让我们待在舒服的地方,于是我们停下了脚步,不敢直视问题所在。但人生只有一次,很多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没错,可能错过了这个机会,能等到一个更好的机会,但是你就能确定机会再次出现时,你就能动起来吗?
在此引用《肖申克的救赎》的一句经典台词:"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路一直在我们脚下,把握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